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 俊

  摘要: 现代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在其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对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探究,论述了: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技能,锻造创造品质。
  关键词: 物理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独立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甚至有独到见解;只要能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解题和学习方法;只要能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且有新颖性、新特性……均属创新能力范畴。为此,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实质就是要突出和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观念,激发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教师教学要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活动。还要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波澜。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写、算、说等活动都是如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长此坚持,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创造思维、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要更多地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在物理教材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题材不少。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是“顿悟”,是细心观察,是丰富联想,是知识的积累而获得;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后,法拉弟又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坚持不懈地探索,是联想和逆向思维的结果;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巧妙;用于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实验的滚摆,稍加改进,就有了风行一时的溜溜球;利用大气压作用,做成一种皮碗挂钩;爱迪生研究白炽灯等都是物理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丰富内容。
  
  二、注重研究性学习,开发创新潜能
  
  物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集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体现了个体养成功能、知识整合功能、能力迁移功能、世界观培养功能和社会综合功能。所以在教学中要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物理实践活动,应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实践活动时,要避免规定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新现象,新问题,触动灵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的收获可多可少,应重在参与。只要学生参与,都应该给予鼓励。
  在新课程改革中,添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在物理新教材中,也随之增加了许多“研究课题”,我们应组织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教材中有质疑的,觉得需重新验证的知识自己设计方法,做一些可行的适当的研究,不求学生有科学的结论,但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找到张扬个性的空间,体会创新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吸取失败的教训,让学生的思维“新”起来。
  建立兴趣小组、鼓励小发明小创造。可以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制作光控窗帘、声控开关、音乐卡片、航模、无尘黑板擦等,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作简易实验装置等。实践证明这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小发明、小创造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创造不再神秘莫测,不再是只有“天才”、专家才能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动机。
  
  三、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技能
  
  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新的想法、新的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且更突出地落实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1.通过实验培养创新技能。
  实验教学是培养实验技能,进行创新教育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把一些以教师为主体的演示实验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实验,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学生实验。如:在“什么是力”一节中给学生提供小车、弹簧、锯片、海绵等,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实验结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并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肯定和鼓励。
  2.重视第二课堂,引导创新。
  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物理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技能。如:举行科普讲座,用科学家的精神鼓舞和感染学生;开办航模兴趣小组;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的评比,奖励创新。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锻造创新品质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一个人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不能面对困难和挫折,摔倒了自己不能重新站立起来,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变得心胸狭窄,上进心中隐含着强烈的虚荣心。这样的人是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空间的。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意志和性格、兴趣和情感等因素对人心理所具有的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偿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要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团结协作精神;要帮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只有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张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