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效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列锋

  新课改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陈旧的观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惟有让学生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才会更多地融入课堂。多年来,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这已经成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焕发学生的潜能。新课改以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掌握这些“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们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可仅仅选择多变的教学方式是不够,因为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还应该注意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中学生心理氛围的结合,也就是说,我们选择各种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服务,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从课堂中学生学习接受状态去安排,不能因为讲究课堂的形式而忽略了课堂教育的目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我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此,我结合《最后一片长春藤叶》的两次课堂教学实际,简单谈谈语文教学内容可以运用的一些“心理效应”。
  我在用一课时上过该篇课文后,根据原先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反思,最后设想安排了两个课时来上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以解读文本为主,第二课时以课外延伸为重点。而后的实践证明,如此果然其课堂的实际效果远比前一次的教学好。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的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小说标题的意味,品析欧・亨利的语言风格,了解欧式结尾的特点;通过学习课文,可以促使学生深刻地感觉和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人性美的建立的精神支柱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第一课时里我首先利用与作者相关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进入文本。然后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文后,根据故事情节,复述该篇小说;并根据复述内容整理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后学生由于复述过小说了,便很容易地理清时间线索和人物以及情节的对应关系。到这里,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接下来就进入文本的探究。因为在第三个环节中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课堂自由讨论为主的形式,学生在上课途中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物和情节这两个重点。最后进行课堂小结,根据上一环节的情节分析,提出小说结尾特色是“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为下堂课的内容做了准备。在最后留下关于题目《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思考,作为课后思考。到了第二课时,对上节课进行回顾后,首先解决上次遗留下的作业。分析过题目的意义后,我已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对学生来说,对课文只是表面的认识,因此我在接下去的35分钟里,引进课外的内容,结合课本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作者的生平与对其他代表作品如《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做了简单的介绍,通过留有悬念,让学生自己来编写结局,展开课堂讨论,把“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的特点,让学生间接地运用到写作构思中去,使教学的意义得到深化。最后进行课堂小结,使学生再次回到原有文本里,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文本,达到教学目标。
  在这次课堂实际教学中,主要运用的“心理效应”有: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7±2法则效应、超限效应、头脑风暴效应。若是从课堂的教学角度看可分三类:课堂内容时间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组织学习的安排。而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我以一课时的时间上了两课时的内容,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心理效应。
  
  一、课堂内容时间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一堂课有45分钟,而要让每分钟都发挥到极致效率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使效率得到最大化呢?其实,从一方面讲,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的时间,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课堂教学中,我利用了心理效应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在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B.B.Murdock)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请被试按照一定的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据此,心理学家描绘出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一个U形的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的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要好。这可能是学习材料开始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开始部分的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受到时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受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所以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前20分钟和后15分钟内。在开课前利用故事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后,直接进入课文。学生简单地浏览后,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快速地梳理课文,使学生们有个清楚的概念,做到心中有底。接着提出几个重要问题,但设想到学生此时的状态渐入疲惫,因此并没有急于解释,而是通过课堂里角色朗读,使学生们保持一定的上课兴趣。最后的部分,由于中间部分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处理它时也变得相当容易,平时不是很主动的学生也积极地配合响应。同样,在第二课时的时候,中间的部分,我采用课外故事的补充,维持学生对这堂语文课的集中度,使教学目标能够很好地实现。
  当然,前后两部份是重点还体现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因为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都很注重第一印象和最后的接触,所以,在此次课堂教学里体现出导入(或回顾)和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我在第一次教学时并没有重视,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后的其他教学里,我注重了这一点,发现它们的确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则说明了在课堂内容时间的安排上,一定要把课堂小结之类的内容放进去,否则很大程度会影响到课堂实际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安排也必须科学合理化。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至9之间波动。这也提示我们,一般人的短时记忆量大概只有在5至9个部分,所以我们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就不能过满,因此原本花一课时上的《最后一片长春藤叶》改用两课时来上,而每个课时所讲的知识要点也都不超过7个。而这正是符合了“7±2法则”心理应用的课堂守则。此外,也使每个课时里的内容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使每堂课在时间的控制上也变得有余,这个因素也给了学生们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没有因为“超限的学习心理效应”干扰,使上课的效率从而有了进一步提高。而在第一次上次课时,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时间和内容安排的这一点,就使它无意识地变成近似于教师“满堂灌”的课堂。
  
  三、课堂组织学习的安排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总是多种多样,一般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而设问析疑和组织讨论则是常见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里,对课外的小说结尾进行猜想的这种方式,在课堂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在此,我个人总结为“头脑风暴效应”。所谓的“头脑风暴效应”,它将不同专业与背景的人集中到一起,让他们互提设想,互相撞击,以求得新的创造、新的构思方法。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集思广益法,它能使每个参与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将思考相互冲击,得出自己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这也正可以让学生们深刻地学习体会并掌握欧式小说的结尾特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大家互相发言中,我个人并没有限制标准答案,只是最后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后再来体味欧式小说它的结尾。在这个环节,我并没有多讲,因为学生一定可以从小说本身得到新的启迪。
  除此之外,在第一课时中,我运用角色朗读方法,不仅在中间的时间部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令学生们带有“情景效应”地解读人物,使学生对后来的知识点处理得心应手。
  语文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我们应该注意考虑并设想到实际的教学的学生心理氛围,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利用好有限的45分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