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艳

  摘 要: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的确,提倡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阵痛”后的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 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中职各学科中,语文应该首先挣脱以理性工具为基础的教学体式,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重视对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揭示;由只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育与发展;由只注重对学生个体的改造,转变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学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具有人情味。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师是更应有所作为的,本人曾从以下三方面作过有益的探索。
  
  1.关注心灵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语)。师生关系不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师生之间倡导的是灵魂之间平等的交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无机条件之中。”①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人,那把握的只是物化了的“人”。所以,要想把握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人”,就必须关注人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现在一般的提法是,师生在课堂上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在平时则是朋友关系。但我以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对话性”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才是相互的;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灵。
  中职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是文化精品。其中不乏形象鲜明、血肉饱满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心灵就很值得学生去关注。在感受形象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理解故事情节和感悟人物形象结合起来,抓住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我曾布置学生罗列出课文中出现过的有关人物形象,作同类比较。结果发现,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得更为深入。如“母亲形象”中的华大妈、夏四奶奶(《药》)、葛朗台太太(《守财奴》)、“悲剧性人物”中的玛蒂尔德、葛朗台、别里科夫、阿Q等,都可以对他们作横向深入而有趣的心灵比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人物的心灵,不仅让他们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意义,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自我。
  
  2.尊重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并不是先天形成的。海德格尔曾指出:人和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只是根据他内在的可能性在筹划、在自我设计,并不断获得自己的本质,并不断领会属于本身规定性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即所谓的个性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发展个人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的生活态度。
  如在教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诸子散文)时,我一向不主张把孔子、孟子、韩非、庄子等人当成“思想的化身”而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把他们看成有喜怒哀乐的常人。在讲授《〈论语〉二章》的时候,我先对学生说:“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并非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宽容大度、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人,他有过在言辞激烈时的面红耳赤,也曾有过颠沛流离、郁郁寡欢的时候……”设置这样导语,既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从“人”的角度来看待孔子。
  我想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不会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反而充满了人情味。
  
  3.培养情感
  
  人们的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情感的冲动而产生的,它们无一不受情感的制约。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渠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不失为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语文教师靠什么来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然也要靠“情感”,即以情动人,潜移默化。
  日本著名心理学教授佑泽武元曾说:“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了情感,那么他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机能就会受到压抑。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感情淡薄,就不能与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融洽起来,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方法的探索,就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扉、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曾尝试如下途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语言文字训练要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合。在品词析句中,浸润人文教育底蕴,通过字、词、句及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使情感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教师讲,学生听。这还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课堂讲授形式之一,尽管它受到不少的非难,但完全否定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至少在目前看来还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形式时,能否调动起教学双方内在的情感。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场”,并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输出与接纳的目的。如讲授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如何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就不能不对文中“出离愤怒”、“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等重点词句作必要的讲解或提示。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悲愤”这一厚重而又具深广情感的外在形象意义,如“徘徊者”孤独的身影、“学者文人”的阴险嘴脸、烈士们在弹雨中殒身不恤的“事实”等。
  (2)在品读课文中,感悟人文教育意蕴。富有感情的朗读,不但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再现作品形象,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在诵读和联想中,使学生心领神会作者的情感。朱熹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②学生通过熟读和精思,能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及作者情感的把握。中职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中外古今优秀诗歌和抒情散文精品(这一点在新教材中显得尤为突出)。对这一类课文,教师若能灵活地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诵读,就更容易把无声的视觉语言化为有声的听觉语言,从而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如教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如何让学生突破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颇不宁静”之情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无须大讲特讲,只需在课前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然后带着情感朗读,领学生读,让学生低声入境地自读,这种通过气氛、情感、环境的渲染,反复诵读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3)通过定时的写作和自由的随笔训练,达到师生间情感的互通。中学生的思想情感丰富而又复杂。他们与成年人相比,内心更容易产生苦闷、彷徨、郁郁、羞愧、失望等情感。而现在的中职生除上网(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外,大都喜欢用笔来宣泄他们内心的情感。这种宣泄,其实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情感的内省教育。教师应该利用好写作这块独特的“情感自留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内省。这样他们的主体情感就能够得到强化与提升,从而克服各种消极颓废的情绪,创设出积极明朗的心境,树立起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4.鼓励创造
  
  教育是一个使主体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的过程。在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怎样鼓励学生去创造,怎样让学生体现个人的真正价值?笔者认为首要问题是要给学生以创造的机会。教师应该寻找、创设机会让学生有东西可创造、有时间来创造。如在组织中职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教学时,笔者曾这样启发过学生:“儒家思想历千年而不衰,在现在以至未来,仍会焕发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韩非的思想,你认为在今天是否有其积极意义呢?”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于是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没有孔孟的执著。正如他自己所言‘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当德行无法服人时,应该寻求另一种途径。他主张耕、战,并能根据时代的变迁,改变策略,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韩非的思想在今天仍有他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战’已不再仅指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竞争。韩非因时而异的思想,能帮助我们在高科技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左右逢源、一帆风顺。”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如果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又何乐而不为呢?
  愿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都能走出一条关注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情感、鼓励学生创造的成功之路,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发展与完美学生人性的人文教育中发挥出“极致”。
  
  注释:
  ①马克思.资本论.
  ②朱熹.朱子大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