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语错误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阳晓

  摘 要:大学英语改革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口语课堂教学成为改革研究的新方向。本文试图探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行为的几种主要原因,提出几条口语纠错原则及方法,希望能够对口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口语错误 原因 纠错方法
  
  1. 导言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入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因此,口语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研究的新方向。本文试图探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错误行为的几种主要原因,提出几条口语纠错原则及方法,希望能够对口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2. 对待口语错误的态度
  
  对待外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口语错误行为,语言学家持两种相反的态度: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
  (1)消极态度。起源于斯金纳(Skinner)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斯金纳(1957)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不断重复正确形式从而养成一种“习惯”的过程;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因此,重复错误形式是有害的。这对于许多外语教师的影响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学生语言有错误就必须彻底予以纠正。
  (2)积极态度。乔姆斯基(Chomsky,1959)认为,语言并非行为方式,而是学习者需要获得的一整套规则;语言错误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自然而又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实际上,出现错误可以看作是学习的重要过程。”(Norrish,1983)根据乔姆斯基和诺里士的观点,语言习得实际上是学习者学习语言规则并使之不断向目标语过渡的过程。
  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的窗口,是学习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学习语言内化知识的外显反映,学习外语不断出现错误,这是常见的现象,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既不能有错必纠,以影响学生学习进行言语交际的欲望,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交际能力,频于纠正错误,就回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也不能放任自流,对学习者所犯错误必须认真对待,并找到改正错误的最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口语错误类型及产生原因
  
  错误(error)是指语言学习者用外语说话时出现偏离目的语正确表达法的现象,它反映出学习者对目的语某方面的知识还未掌握或掌握得不全面。例如,“I want go there”可能受到“I must go there”的影响。错误是实质性的,它表明了学生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与目的语系统的差异。失误(mistake)则是在提取知识的过程中的一种过失行为而不是知识本身。即学习者懂得某个语言规则,但在使用时发生“口误”(slip)。譬如,即使初学者也知道人称代词“she”指代女性,但我们常常会听到不少学生说出类似“She is my brother.”这样的句子。另外还有一种语用方面的错误――交际错误。即交往过程中语言的不得体性。比如,某一句话可能语法规则以及用词完全正确,然而在交际过程中却不能被对方所接受,阻碍了交际的正常进行。
  大多数的错误或失误是由于学习了不正确的语言规则或疏忽造成的。然而,产生错误的原因也与下列因素有关。
  (1)受母语的影响(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大部分的错误与母语有很直接的关系。例如,由于中文的音节大多以元音结尾,所以“a good friend”[?藜′ gud frend]被读作[?藜′ gud?藜′frend?藜]。中国学生容易混淆“borrow”和“lend”,“except”和“besides”,时态、人称和数方面的一些问题也是中国学生学英语薄弱环节。
  (2)过分法则(Overgeneralization)。学生知道英语中的一些规则,但是他们用错了地方。例如:“He speaked English”,“I cutted myself”。过度概括了动词形式变化的规则。
  (3)矫枉过正(Hypercorrection)。因为错误被改正以后,这种改正又被错误地用在别的地方。如,许多学生经常丢掉英语中的冠词,但当他们纠正了这样的错误后,他们又会过度地使用冠词。显而易见,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国学生并末受到母语的影响,而是受到已内化了的英语法则的影响,随着他们语法知识的慢慢的健全,这种错误会慢慢得以避免。
  (4)文化欠缺(Lack of culture information)。学生由于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犯交际性错误。假如,你问英国朋友“Are you married ?”或“How much is your salary ?”可能会发现对方十分反感或者不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在对方看来,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一种文化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视为禁忌。
  
  4. 纠错原则
  
  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对待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我们既不能不分时机场合一律纠正,也不能放任不管。有些错误还是应该纠正的,特别是在我国缺乏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下,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正确的语言规则及培养恰当的应用能力十分必要。那么究竟哪些错误应当纠正呢?Els(1977)指出以下两类错误应该纠正:第一,阻碍学习者掌握地道目的语的错误;第二,阻碍信息理解的错误。由此可见,是否纠正错误应由错误的性质、错误的严重程度决定。从错误的性质来看,有的错误虽不能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但离地道的目的语相去甚远,它们阻碍了学生对正确语言规则的掌握和正确语言的形成。因此,教师应纠正并解释这类错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从错误的严重程度来看,凡是影响整个句子结构,在交际中严重影响意思传达的错误,造成不正确甚至相反信息的错误,以及造成理解困难的全局性错误,都应予以纠正,因为它们严重阻碍了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那些只影响句子中单个成分,并不妨碍意思传达和引起误解的局部性错误就不必纠正。
  此外,在充分考虑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的同时,错误的纠正还要兼顾教学活动的目的。如果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自由表达以训练流畅性,如口语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如何庆祝父亲节。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应主要集中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不是语言的形式正确与否,因此,对语言错误要适当容忍,应忽略小的、偶然的错误,尽量鼓励学生多说,避免打断学生,使交际进行下去;如果教学活动侧重和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如发音练习、句型操练、模仿对话等等,此时,要求学生做到理解确切、模仿准确和表达无误,因此,就应十分注重语言形式运用的准确性,对某些语言层次方面的细小错误也应指出并纠正。
  
  5. 纠错方法
  
  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种种艺术的方法、技巧将错误纠正纳入生动、活泼、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其中,以增强错误纠正的有效性。
  (1)自我纠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倾向与自我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暗示其错误所在之处并给其自我改正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
  a.让学生重复错误之处。教师可以简单地说“again”,让学生重复刚才说过的话。这表明学生所说的话不太令人满意。

  b.教师重复学生的错误。教师用升调重复学生的语言错误,说明他对学生的谈话内容表示怀疑。比如,教师可以说“He goed to school?”。或者只重复错误的地方“He goed?”,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错的地方。
  c.表情暗示法。教师通过做出如皱眉、摇头等表情来暗示学生的错误。这样做不但省事省力,而且还给学生一个反省的余地。
  (2)同学之间互相纠错。假如学生不能自我纠错,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代为改之。艾奇(Edge,1989)称之为“同学之间互相纠错”(peer-correction)。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纠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仅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削弱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下面举一个用Wh-question相互提问的例子。
  学生A:What color is your favorite T-shirt?
  学生B:It is green.
  学生A:What size is it?
  学生B:It is large.
  学生A:What made is it?
  教师:(摇头暗示错误)
  学生A:What made of it?
  教师:Can anyone help?...Yes,Liu Ming?
  学生C:What’s it made of ?
  教师:Yes. Wang Feng ?
  学生A:Ah,yes.What’s it made of ?
  学生B:It is made of cotton.
  要注意,在同学帮助纠错之后,要给先前犯错的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
  (3)教师纠错。当前两种方法都不能奏效时,就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直接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同样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学生在做有关天气情况的对话:
  学生A:How about the weather?
  学生B:It is likely rain.
  教师:It is likely rain?
  学生B:(不知如何回答)
  教师:Can anyone help?(稍做停顿,但学生没有反映)
  We should say be likely ...do something?(提示缺词)
  与此同时教师用期待的目光环视全班同学,希望有人能在“likely”后加上“to”。如果有人说出“be likely to do something”,教师便让其重复整个句子,然后让全体学生重复。如果没有一个学生能改正错误之处,说明这个语言点有待进一步讲解。
  以上这些口语纠错方法主要用于训练语言的准确性。在训练语言流畅性时,则不要时时打断学生,可以先记下错误之处,待学生完成表述后再指出。对于交际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艾奇(Edge,1989)曾经说过,“人们通常并不介意外国人所犯的语法错误,但对于在社交场合中所犯的错误却无法谅解。”这样的错误也可以通过加强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的学习而尽量避免发生。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Chomsky,N. Review of Verbal Behavior. Language 35,1959.
  [3]Edge,J. Mistakes and Corrections. Longman Group UK Ltd. Press,1989.
  [4]Els T V.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 [M]. London:Edward Arnold (published) Ltd.,1977.
  [5]Norrish,J Language Learners and Their Errors.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83.
  [6]Skinner,B. Verbal behavior. Appleton-Century-Croft.,19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