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时期农机培训的强化提升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是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稳定增长、农民特续增收的重要手段。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农机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新时期农机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强化提升农机培训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农机培训;问题;对策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业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民对农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要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就要让广大农民熟练掌握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及其它相关新技术,提高农机科技致富能力,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所以说,强化农机培训、提高农机教学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一、农机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1.培训生源减少是主要问题。《道路交通法》出台后,原来由农机部门受托管理的农用运输车、三轮车交由交警部门管理,农机部门没有管理权、培训权。对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来说生源严重不足,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制约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2.农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相当一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在购置农机后,认为自己只从事农田作业,不上道路,季节性强,机具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不需要挂牌入户,也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不办理驾驶执照。有的在农忙季节,无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或违章载人,或人货混载,无牌无证行驶,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3.新机具技术含量高,农民知识文化低,自学难度大。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普遍购买新型大型农机具,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改变了过去“小农机”的现状,逐步向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迈进。但新型农机具科技含量高,价格也相对较高,对广大机手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投资,他们都希望长期使用新机具,充分发挥其效益,不仅迫切要求他们有过硬的驾驶技术,更重要的要求熟练掌握维修保养和操作技巧。由于农机新产品科技含量比较高,不像过去的小四轮和小手扶那样操作简单,加上农民知识文化普遍还是较低,对操作、保养等关键技术自学难度大,如果不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很难深入了解、熟练操作,容易造成误操作致机械意外损坏,影响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无法发挥农业机械的真正效益。
  4.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继续教育机会较少,没有充足时间来进行教学研究和学习再提高。不能及时更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影响了教师安心搞好农机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不愿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看不到教学培训工作的美好前景。
  5.农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基层农机校属事业单位,经费预算属70%差额拨款,财政不拨办公事业经费。又取消收取培训费,农机教育培训无力。多年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缺乏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教学直观的实物教具、挂图等,严重制约了农机培训工作的进展。
  二、实现新时期农机培训的强化提升工作的实施策略
  1.加强基层农机培训能力建设。注重农机化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单位至少要配备3名以上取得资质的理论教员和实习教员,配备3种以上车型的教学车、教练车,以及各种机具、部件、教具、电教设备和实习车间等,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农机化教育培训能力,有效利用农机化学校、技术推广、职业技能开发机构和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等现有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专家学者、教师和生产企业编写图文并貌,喜闻乐见、通俗易懂,适合农民学习接受的农机化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农业机械教学光盘,实现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升级”和“提速”。
  2.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生源充足。加强监管力度,督促农机手进行培训。为了确保农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保证生源数量充足,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农机法规的宣传力度。法律法规是农机监管的基础和依据。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农机手从法律层面上认识到农机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来警戒一些无证驾驶人员,从根本上改变人们错误的观念意识,尤其在农忙时违章作业的高峰期到来前,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农机安全执法队伍。目前农机执法人数与拖拉机保有量不相适应,由于监管人员少,边远农村无证驾车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应在基层农机部门组建农机执法队伍,形成健全的农机执法网络,使无证驾车者没有活动场所,迫使无证者参加培训考证;
  (3)提高服务意识。农机培训就是向农民提供服务的工作,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可以在农闲时进行集中培训或者在生产季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培训。同时,也要根据农民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带给农民真正需要的东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网络建设,拓宽培训渠道。农机培训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农机手,而由于农机手分布在各个乡村,农机培训点的设置和布局很难全面顾及到所有乡村,因此,造成某些偏远乡村的农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降低。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网络建设,这样就能够解决路途遥远地区农机手学习和培训的问题,同时也方便交流,使培训工作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拓宽了培训范围。
  4.提高对基层农机培训工作的认识。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开创基层农机培训工作新局面。当前,应深入细致的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农机教育培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户的经营管理水平,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创业、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结语
  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新时期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更新观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大农业、大农机的环境中找准农机培训的切人点,真抓实干,积极探索农机培训的新路子,确保农机培训工作持续、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方成.实现农机技术培训的现实途径.中国农机化,2004,(5).
  [2]钟兴河.陈太勇.卜占元.浅谈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J].农业机械,2009(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278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