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然而,高校教师专业化在我国高校当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教学”理解不当,高校管理不合理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因此,高校教师、学校和社会应通过开展反思性教学,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和完善相关制度等必要性的措施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94-02
  随着知识经济快速发展,高校在招生的数量上不断扩大。在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众多因素当中,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重中之重。
  高校教师要具备培养高端人才的教育性,开展科学研究的学术性和为社会服务的应用性。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仅包括培养高端知识分子的教学活动和开展具有学术性的科研活动,还包括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教师应在自身有限的教学生涯中通过学校的专业性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的专业化水平,并使这种能力培养过程不断成熟,从而使高校教师从一个新手转变成一个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
  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
  在世界教育发展潮流中,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然而在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关注,却没有中小学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问题上给予的关注明显,而且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片面理解“教学”的学术水平,忽视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
  反思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在理解“教学”问题上,强调和关注的是“学术性”,对于“学术”的内涵理解狭隘,这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域出现很大的偏差。人们习以为常的认为“学者必良师”的合理性,认为专业知识的权威性就代表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专业化。在这种理解之下,教学由教学相长过程变成了纯粹的知识传递过程。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是,使原本充满愉悦的课堂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理性的传递和掌握知识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毫无吸引力,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因此,要努力克服教师教学的非理性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二)高校管理模式不合理,不利于高校长期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在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上多采用的是科层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理性为原则,采用多种规章和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教师的教学活动,规范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教研活动,不考虑任何教职人员的个人感情。在科学研究方面,高校管理层将科学研究视为教师自己的事情,管理层仅通过那些简单的考评制度来促进教师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并没有采取一些相应的其他措施。在高校的学术性的研究活动当中,高校教师大多是以一种封闭和孤立的模式存在。在师资培训方面,偏离教师教学的现实需要,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评教方面,缺少优秀的评教体系。不管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不管是重点学科还是普通学科,不管是什么岗位,学院的管理制度方面没有实行区分评教形式,而是实行一刀切。
  (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教师专业化衡量标准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虽然先后出台一些有关教育、高校教师方面的法律法规,如1993年的《教师法》、1995年的《教师资格条例》、1996年的《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试图将高校教师聘任和培训工作制度化,对教育事业也起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在教师资格的认证方面,还是在培训的内容和操作方面,都缺乏具体的、严密的规定性,针对性不强。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高校教师个人层面:开展反思性教学,提升实践智慧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①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实现自我发现与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反思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这句名言几千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应用,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言行的理性的反思。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高校教师更应当不间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学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通过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多角度地审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帮助教师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激发教师终身学习意识,摆脱经验教学的束缚。因此,高校应引导在校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倡导教师带着问题学习,积极主动寻找教学资源,努力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
  通过自我反思,教师可以在其中获得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而确立教师的专业自我。“作为21世纪的教师,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是其成长的必然趋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外部的物质刺激,经济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动力来源主要是来自教师工作本身当中获得的自我实现价值,其关键取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的觉醒。”②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能将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得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③“正是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所扮演的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路线的调节、监控角色,才使得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个动态发展循环,促使它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④
  教师可以从多方面自我反思。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反思。可以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反馈来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真实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教师间相互观摩学习进行反思,邀请其他优秀教师来自己的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指出其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便稍后的改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写教学反思日志来进行反思,回顾教学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将其中的可继续保留之处与应改进之处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以便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二)学校层面:搭建高校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构建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
  通过自我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专业意识,可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这足以体现高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但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个体努力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是通过某个教师来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化是那以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不仅与教师个人自身利益相关,而且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高校作为一个正式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建设上,应致力于帮助每一位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教师之间合作的文化能够帮助教师远离“孤立”,从而在学术发展上得到提升。因此,学校要为教师搭建知识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教育资源库,教师既可以参考网络教学模式又可以方便访问和广泛交流与合作。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知识交流和共享,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量。除了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以外,学校还可以帮助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共同体是以教研室为依托,通过教育实践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学习型组织。通过这种学习共同体,教师们可以获得更大的合作交流空间,进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⑤
  (三)制度层面:完善相关制度,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在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方面要丰富评价主体,评价主体除了可以有学生以外,还可以引入自我评价,与此同时不能忽略来自同行的评价和来自领导的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要尽量丰富评价的内容,使其涉猎范围扩大化,不能单一化;在评价形式方面也要使评价形式多元化,既要有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也要有背对背的客观批判;在学术评价制度方面,应建立弹性评价制度,区分开重点院校与地方院校,不同学科和不同岗位;在职称评定方面,应考察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高校教师在任职间的教学效果,及其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确保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热情的稳步提高;在高校教师培训制度方面,既要发展学校内的培训资源,也要发展各种形式的校外培训,鼓励高校教师进行脱产进修,发挥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开展充分的互动交流。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适应知识经济型社会发展所需的。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可以从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校为高校教师提供专业化平台以及完善相关社会制度等策略来实现。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注解:
  ①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②潘学君.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J].教育探索,2006(1).
  ③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8.
  ④叶澜,等.教师角色与驾驶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1.
  ⑤余宏亮,魏捷.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潘学君.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J].教育探索,2006,(1).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8.
  [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驾驶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1.
  [5]余宏亮,魏捷.大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71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