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与使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程文化作为当今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动因、影响的分析,提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使命,重在继承、回归、融合和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形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使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5)12007105
  【收稿日期】2015081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广西―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编号为GJA114006;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B类立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研究与实践”,编号为2014JGB303
  【作者简介】王忠昌(1985―),男,山东沂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一、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
  课程文化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需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或课程活动形态。”[1]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课程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社会形态的变迭、主流教育思想(或流派)的演变,其课程文化的主导思想、内涵、目标、内容等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原始社会,自有人类,便有教育。这时的“课程文化”是非正式形态的,“课程文化”的主旨就是为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繁衍服务,并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课程文化”不断地变迁和进步。例如,原始社会的结绳记字、伐木造屋、制造石器骨器,以及后稷“教民稼穗,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2]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3]等等。
   在古代,正式形态的课程文化是随着学校的出现而自动生成。在我国,从夏朝开始,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第一批近代技术学堂设立,例如,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培养造船类人才);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培养电报业人才);1895年山海关铁路学堂(培养铁路类人才)等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迭,不断地变迁。在这一段时期,在官方举办的正式学校中,课程文化的主流是军事教育、宗教观念、人伦道德观念等文化形态。与此同时,尽管学校课程文化受到社会形态变迭的影响,但在社会的中下阶层,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特别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特征、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地延伸和变革。例如,春秋时期,孔子认为课程教学中应该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内容;战国时期,墨翟认为教育内容除包含政治、道德、文史教育之外,还应该囊括科学和技术教育内容,并身体力行,传授学生各种实践技术和技能;清朝初期,颜元以“真学”、“实学”为教育内容,其在漳南书院中设置的“六斋”教学,蕴含了课程设置的萌芽。在西方,英语的“课程”一词是“curriculum”,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urrere”和名词“cursum”,指“奔走,跑步”的道路,种族的经验以及奔走的过程或进程,隐喻“一段教育进程”。[4]其课程文化(Curriculum Culture),在不同的学校类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例如,在宫廷学校,主要表现为 “官吏文化”;在僧侣学校,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文化”;在职官学校,主要表现为“书吏文化”;在文士学校,主要表现为“书写、计算文化”。在这一段时期,西方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表现在文法、修辞学、辩证法,以及算术、天文、地理、音乐等技术课程方面。例如,苏格拉底认为“除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所需要的各种实际知识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5]
   在近代和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随着主流教育思想或流派的演变而不断变迁。欧洲中世纪的“学徒制”作为近代职业教育的起源,课程文化主要表现为师傅亲身传授徒弟从事某一种行业的技艺,徒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还可以耳濡目染学到师傅的职业品德和职业精神。随着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职业教育的使命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文化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机器操作、生产技术、工作原理等内容。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来实施这种课程文化。例如,在英国,1870年颁布《福斯特法案》中主张:在学校中世俗课程与宗教课程分离,1889年颁布《技术教育法》,主张在各类学校推广科学性的技术课程,其代表人物斯宾塞是提倡科学技术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分类等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在德国,1859年普鲁士政府批准《实科学校课程编制》,明确规定要在文科中学之外另设新型学校来实施水平较高的文化教育。[6]与此同时,德国还举办高等技术学院,主要开设工程学、农业学、力学、化学和建筑学等技术类课程;在美国,1862年全面实施《莫雷尔法案》,规定课程目标和内容主要是培养适应工农业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到了现代,随着各种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形成,包括进步教育思想、结构教育思想、终身化教育思想、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后现代教育思想、生态教育思想等等;德国“双元制”课程、美国的“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课程”、国际劳工组织的“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课程”;以及近些年形成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项目课程”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例如,在德国“双元制”课程中,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认为:“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其对科学的理解方式,实证务实、细致严谨的态度是构建‘双元制’大厦的支柱。”[7]但是,有人对此又认为:“‘双元制’模式的精髓,就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8]由此可见,在现代全球化、经济化、信息化,以及各种职业教育思想不断涌现的年代,对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的动因
   影响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的原因有很多,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形态的变迭、技术的变革更新;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主流教育思想(或流派)的演变、职业院校自身发展以及课程内部因素的同化与异化。
  (一)外部动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人类诞生那一刻起,人类一直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随着这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这些生产力包括很多方面,既包括人类为了生存而发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也包括人类自身知识、智力、技术、技能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种变化必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作为传承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机构――职业院校,课程作为传承这种变化的媒介,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态等必然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并时刻地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作动态性的调整和适应。
  2社会形态的变迭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课程文化。在奴隶社会,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和军事教育,无非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顺民”和镇压反抗阶级的“工具”;在封建社会,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逐渐向普适型的关注农业水平发展、手工业技术提高,以及医学、算学、律学等方向转变,主要是为缓和社会矛盾,应对社会中下层人士的反抗而提出的,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应对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政治危机,特别是“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的革新,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是随着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当前的危机而发展变迁。
  3技术的变革更新
   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骨器到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进步,再到近代社会的大机器大生产,一直到现代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随着技术的变革和更新不断发生变迁。在石器、骨器时代,由于技术水平低下,这时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反映的是一种“生存文化”;在农业生产阶段,伴随着手工业的出现,一些专门的“职业”开始出现,例如,商人、教师、艺师等,这些“职业”需要从业者具有专门的技术技能,这时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主要反映的是关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的内容;在大机器大生产阶段,由于商业的发展,工厂的形成,一大批专门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反映知识、技术、技能的内容,同时还反映出一定社会、阶级、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信息化、自动化阶段,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和阶段。
  (二)内部动因
  1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或流派)的演变
   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的演变,是影响近代和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动因。在近代,特别是现代各种职业教育思想层出不穷,影响的时间和范围也各有不同。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其表现也各不相同。比如,20世纪70年代初,在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的驱动下,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课程模式(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其课程文化是:“开发一种既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又能适用于不同经济环境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9]
  2当今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为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在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过程之中,课程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职业院校发展的目标、规划、理念、思想,以及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开发等都体现着课程文化的价值和观念;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一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课程文化之中,使其潜移默化地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
  3课程内部因素的同化与异化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目标、课程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在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中,在不同的课程文化的影响下,课程内部的这些要素处于一个动态的同化与异化之中。课程内部诸要素通过同化不同课程文化中的精华,异化不同课程文化中的差异,促使课程文化随着历史的、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迁。
  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的影响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变迁的动因则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的集成。而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课程资源建设、影响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等三个方面。
  (一)影响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系着课程实施的成效。[10]课程文化对课程资源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在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发展时期,任何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成为主流,都或大或小地影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方向。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就像人身上的血液,当这种血液沿着主动脉流淌,成为一种“主流”,那么它会慢慢地渗透到全身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在我国目前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或选择哪一种课程文化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势必影响到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同时也要注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尽管体现的是一种主流性文化,但也不能完全的反对、禁止和抹杀由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组成的边缘文化。
   另一方面,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构件。职业教育课程作为联结职业院校中各要素的纽带和桥梁,是职业教育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从实体的角度看,课程的基本构件是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11]其中,课程方案包括学生入学要求、学习年限、所修学科、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主要是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教材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化。   (二)影响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职业院校课程文化是职业院校在课程教学中通过选择、整理和提炼而成的,体现职业教育规律,反映课程价值观、课程规范、课程符号、师生心态等方面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复合整体。[12]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渗透到职业院校发展的各个领域,课程文化的变迁影响着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课程文化是凸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容。在职业院校办学中,课程文化一方面以反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等存在于课程的基本构架之中,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要素,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另一方面,课程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反映社会文化的存在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这种课程文化可以表现为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方面,也可以表现为职业院校的管理、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
   课程文化是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主体。在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中,有政府、企业、行业等实体,不同的实体表现的文化内涵不同。课程文化作为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主体,其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化,还是企业文化,亦或是行业文化,切实地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实体特色。反过来说,职业院校的办学实体,影响着职业院校的课程文化以怎样的一种形态呈现,其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等都明显地彰显着职业院校办学实体的文化特征。
  (三)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联结教育教学的“学校文化”,学生作为课程文化的接受者和学习者,是主导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变迁的主力军。课程文化中蕴含的观念、规范、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只有通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才能展现。[13]反过来说,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中先进的思想、理念、技术、方法等能否充分地被学生接受、理解和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职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程度。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能够胜任生产、服务、管理等岗位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变迁中体现的技术文化、价值文化、企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综合是衡量德才兼备的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同时,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尤其是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要求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14]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四、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使命
   在当代,随着信息化、经济化、全球化、区域化,以及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涌现,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具体来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承
   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其间虽出现过同化与异化,但是从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发展的根源来说,是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本质是以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生存上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的精神不是简单的“学问化”的倾向,而是“技术化”取向的一种理论基石。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早时期,课程文化明显地表现出技术化的特性,从西方中世纪的“学徒制”开始,师傅向徒弟传授一种掌握生存本领的技术或技能,注重的是实践性文化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导地位。随着职业技术院校的出现,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便以一种正式的形态影响着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当然这种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影响是在打破传统的“学问化”的倾向,以一种技术化的形态对职业教育课程、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的,比如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一直到现在,虽然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已经是日新月异,但是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却仍然继承和汲取着历史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精华,促进着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二)回归
   现阶段,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从注重打破“学问化”的极端,走向注重“技术化”的极端。在学问化与技术化之间,往往关注的系统的知识与理论、技术与技能的习得与掌握,而忽略了学习者个人作为学习整体对整个知识与理论、技术与技能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在职业教育中,为防止出现技术主义、工具主义、训练主义的极端,呼吁一种人本性的回归,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中,注重的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这里人是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对知识与技能提出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等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呼吁人本性回归的同时,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对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训练主义的否定,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呼吁人本性回归,强调的是学习者在技术、工具和技能上的全面发展,并能充分地考虑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其中的影响。这种有选择的回归和转向,使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作用更加人本化。
  (三)融合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有多民族、多文化构成的社会,建构多元文化的融合共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同制度形态课程文化融合共存。当今世界主要存在着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中,应该摒弃社会制度的差异,吸收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促进不同制度形态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融合共存。其次,不同民族形态课程文化的融合共存。德国的日耳曼民族、日本的大和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有所不同,其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也相应的存在差异。如何摒弃不同民族课程文化的差异,寻找不同民族课程文化的共同使命,是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重要使命。最后,不同教育思想文化的融合共存。在当代,主要有终身化教育思想、大众化教育思想、精英化教育思想等等,如何促进这些课程文化的融合共存,也是当今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总之,在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中融合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课程的理论与模式等,对于促进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四)创新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以一种独特的使命,影响着各种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首先,创新职业院校文化形态。职业院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和提炼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个性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15]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教育“学问化”的形态,更加强调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形态。通过对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研究,把握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新职业院校文化形态,成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的重要使命。其次,传播当代先进工业生态文化。在当代,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促使着技术不断地革新和变革。主要表现为: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对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掌握。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文化中必须融合进当代先进工业革命的成果和思想,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当代先进工业生态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最后,创新中国特色职教课程文化。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通过借鉴和吸收历史的、现代的、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文化,融合进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理论,创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文化。
   总之,职业教育课程文化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教育思想下,其变迁的形式、动因、影响和使命也不尽相同。但是,从职业教育课程文化发展变迁的必然性来看,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总是为适应不同的差异,秉承历史和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
  [2][3]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5.
  [4]皇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5]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7.
  [6]翟嗨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7.
  [7]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1.
  [8]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2004,(2):59.
  [9]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
  [10]宋恩泉.优化高职课程资源配置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6):35.
  [1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12]彭才根,钱刚,徐芬.职业院校课程文化建构策略和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56.
  [13]王桂龙.现代高职课程文化的理念、特征和建构策略[J].职教论坛,2010,(24):35.
  [14]朱朝霞.高职教育课程文化建设探析[J].广西教育,2010,(9):34.
  [15]余祖光,李术蕊.职业院校文化发展的新动向[J].教育与职业,2005,(12):4.
  The Change and Miss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WANG Zhongchang1, TANG Xihai2
  (1.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anning 530008;
  2.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The curriculum culture is a hot spot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 reason and influ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s mission, which is to inherit, regress, fuse and innovat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s connotation, form, meaning and function.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change; mission
  (编辑/徐枫)2015第12期(总第347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12 2015Total No.347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5.12.0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476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