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彭州市农村养老模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日渐弱化的家庭养老功能、政府有限的财力、不断增长的老龄化人口、机构养老的缺陷等问题开始凸显,而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农村养老模式现状的调查,在总结过去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分析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对合理解决农村养老模式的问题提供参考,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养老模式 农村 现状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9-0224-01
  一个国家的养老模式是指该国整个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即它必须反映全部老年保障内容的制度、法律和政策措施及其性质和方式的主要特点。建立什么样的养老模式不是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定的,它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决定的。[1]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却比城市的养老问题更显复杂和严重。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持续发展、完善并落实国家农村养老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农村老人养老模式的现状做出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四川省彭州市(主要包括新兴镇,磁峰镇,龙门山镇)的农民和居民。
  1.2 调查方法
  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彭州市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和农民共600人。且采用自编自填式问卷,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情况。
  1.3 统计分析
  数据用SPSS录入,采用SPSS17.0 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1份,有效回收率为88.5%。男性281人(52.9%),女性250人(47.1%);目前拥有配偶的有435人(81.9%),没有的96人(18.1%)。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调查者的身体状况总体呈现下坡的趋势,侧面反应老龄化的加重及影响。
  2.2 农村的养老方式和模式
  经调查,绝大多数调查者(或其父母)有退休金或者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说明社会福利在逐渐完善。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养老(55.5%),且有60.5%的人身边最常见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其次是社区养老(16.0%)和乡村养老(15.6%),而他们对机构养老、以房养老、异地养老、旅游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还比较陌生。
  2.3 子女与老人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子女普遍具备赡养老人的能力,但由于工作等原因,有一半的家庭,子女未和父母住在一起,造成了父母生病缺人照顾的局面。被调查者中,74.8%的人不止有一个子女,且有51.6%的人希望和子女住在一起。老人希望的轮流供养方式和预期基本一致,均大于50%。子女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频率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子女经常和父母在一起。没有配偶的老人和子女在一起的人数明显少于有配偶的老人。
  2.4 对生活的满意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在提高。有56.5%的人觉得满意,只有7.2%的人觉得不满意。在对家庭的生活水平调查中,48.2%的人认为还可以甚至富裕,42.1%的人觉得一般,仅有9.8%的人认为贫穷。
  3、结论、建议及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龄化严重,且有55.5%的老人通过家庭养老,虽有一半的老人有养老保障,但也有22.0%的人没有配偶,结合年龄段的数据分析,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一个人孤苦的渡过余生或住进养老院,这与社会上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老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较以前更迫切,他们在思考着怎么愉快的度过晚年。所以,如何做好农村养老模式这一块,关乎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养老问题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虽然我国在农村养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前的农村养老模式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存在的问题:
  1、农村老龄化严重,抚养比持续上升。
  2、农村空巢老人现象严重。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青壮年的大量流失,留下孤独的老人在家守望,农村老人空巢化现象日益凸显。
  3、子女赡养能力不足,养老意识的弱化及尊老敬老道德观退化。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多,四川农村人口数居全国前列。由于养老工程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因此需要社会各界从各方面进行努力,给予力量和支持。家庭养老仍应作为养老主要模式。老人们都希望在年老多病时能够和儿女住在一起,有所依靠,这也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家庭养老,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能缓解国家为农村养老承担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家养老模式开始不断涌现。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2]
  “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3]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它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4]然而,国家需尽快把养老发展为一个充满前景的行业。农村养老模式的建立受到能力和技术的限制,急需一个有组织有规律的机构,在社会正规的制度下加以完善,提供类似养老院的服务功能和培训职能,提高发展的利益,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缓解国家的压力。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同时,应该增加更多的养老保障政策,解决农村养老缺财缺人的局面。同时,也可鼓励老人购买养老保险和定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 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C].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评论),2000(3):60.
  [2] 张文范.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积极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A].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1~12.
  [3] 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2).
  [4] 冯贵山,袁缉辉.维系居家养老是国际社会的共识[A].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197~2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81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