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药制粒工艺的发展状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目前在中药制粒方面的技术状况,旨在优化制粒方式,提高中药使用有效性。方法: 研究现有中药制粒方法,包含传统湿法制粒技术、干法制粒技术、快速搅拌制粒技术以及流化喷雾制粒技术,研究这几种制粒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方法。结果: 在制粒过程中,中药成分会随着蒸沸部分损失,丹参类药物受制粒影响较大。结论: 中药制粒还需加大研究力度,提升制造工艺,保障制粒过程中中药药物的充分使用。
  【关键词】 中药;制粒;现状
  【中图分类号】T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411-01
  目前中药制粒方面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不适应于大批量生产且中药成分不能完全发挥效用。本文基于这一问题,对目前中药制粒的几种方法展开研究,旨在优化制粒工艺,促进制粒技术长远发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而言,中药颗粒制造流程为“选料――去杂――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制粒是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制粒过程中,需要将赋形剂添加到浸膏中,以恰当浓度的乙醇与水混合制成颗粒状。
  在制造过程中,干燥时间、药材用量、混合比例等都需要严格控制,制造方法的差异性也会造成中药成分不同程度的流失。我国目前中药制粒方式主要分为传统湿法制粒技术、干法制粒技术、快速搅拌制粒技术以及流化喷雾制粒技术这几种,现将各种方式发展状况介绍如下。
  1.2 一般方法
  1.2.1 传统湿法:
  首先,制粒过程中会用到糖粉与淀粉,这两种材料在吸走湿气方面效果明显,但若遇到中药中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这两种材料会逐渐在加热过程中水解,无法达到对药物的膨胀效果[1]。糊精这类辅料目前经研究发现会影响到某些中药成分的测定,因此不应用作辅料。
  其次,在使用传统湿法制粒时,其浸膏用量与调配比例是根据经验设定的,缺乏严格性。对于吸湿性较强的中药,若仍采用淀粉类辅料,药物在制作完成后容易变形,出现黏稠状态甚至被挤压。
  在制粒过程中,辅料的使用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相关研究者希望通过均匀设计与投放等方式来优化辅料类别,从而研究出辅料的种类与用量对制粒的影响。目前研究指标为中药颗粒的脆碎度、流动性以及颗粒得率等。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辅料已经由传统的淀粉、糖粉等变为了预胶化淀粉、乳糖以及纤维衍生物等来辅助中药制成颗粒,如板蓝根。在正交试验法中,研究人员发现,辅料对制粒造成影响最大的为用量方面,其次为浸膏中的水分含量,最后才是温度。最终,传统湿法的制作工艺要求辅料占总成分9%,浸膏中水分含量4%,在20℃状态下制作[4]。
  1.2.2 干法制粒:
  这种制粒方式实施时间并不长,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制造工艺方面,目前较多采用的是滚筒平压与转轮式干压机这两种[5]。相对于湿法制粒而言,这种制粒方式较为快捷,只需要在原有浸膏粉中直接添加辅料即可,不需要润湿之后再干燥的过程,且由于辅料用量及种类等方面已经被优化,这种干法制粒技术在药品质量方面能够得到保障。
  1.2.3 快速搅拌制粒:
  顾名思义,这种制粒方法是通过高速搅拌让中药成分混合在一起,达到成分均匀效果的一种制粒技术。目前,这种技术是通过设备叶片的旋转,在三向搅拌下对中药原材料进行切割,让材料在高速切割旋转下不会结块,从而达到制粒效果的一种技术[2]。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中药材料与辅料是同时放入机器中进行搅拌的,因此在密闭空间中,药物的混合、切割属于一次性完工,省去许多时间。另外,药物在充分切割搅拌制成成药需要滚圆,这种技术能够让设备自动完成这一步骤,因此成药颗粒大小均匀、体态圆整,相对于前两种制作方法而言外观更佳。
  1.2.4 流化喷雾制粒:
  这种制粒技术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其一步成型功能让中药制粒生产者更青睐去使用。这是一种集混合药材与辅料、制作中药颗粒与颗粒干燥为一体的技术,极大程度的保障了浸膏含量。相对于快速搅拌制粒方法而言,流化喷雾制粒在其基础上更为自动化,制粒过程全程处于密闭状态,中药成分不易流失且受污染程度小。目前,这一制粒技术主要用于低糖型与无糖型这两种中药。
  2 结果
  通过对几种制粒技术的研究不难发现,制粒过程中离不开对中药的静态提取之后再浓缩。在这一环节,中药的部分成分容易随着水蒸气流出,造成药效下降。实验发现,醇沉环节虽然能够将原料中的一些杂质去除,但醇沉的浓度也会影响到一些药物的药效,例如丹参。丹参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做丹参酮,当醇沉浓度为0.7时,丹参酮效用只有原来的30%左右。另外,淀粉、蔗糖等服药也会对一些中药成分的发挥造成影响,且制造工艺并不发达,不适用于大批量制粒。
  3 讨论
  随着我国中药技术的发展,传统汤药形式的中药已经开始被制为颗粒状,方便人们携带。这种制作方法相对于传统汤药形式而言,能够保留绝大部分药效,且方便人们服用与携带。尤其是在人们出差、旅游时,传统汤药形式需要熬制后趁热服用,而颗粒中药只需要放在医药盒内,需要服用时取出即可。
  综上所述,我国中药制粒的发展首先是传统除湿法,在上世纪末开始出现干法制粒技术,接着出现了快速搅拌制粒技术。目前,制粒方式从快速搅拌基础上研制出了流化喷雾技术,有效缓解了其它技术在制造卫生、时间方面的缺陷。中药制粒工艺还需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例如陶瓷膜技术、超声提取技术、低温快速浓缩技术等[3],让中药制粒更加方便快捷。总之,就制粒工艺发展状况而言,其技术正日益发展与完善。随着各项新兴技术工艺的出现,相信中药制粒工艺会日趋成熟,疗效方面也能够达到汤药效果。中药制粒还需加大投入,利用中药治疗的广阔前景,让中药服用尽早全面颗粒化,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赵信海.浅谈中药制粒技术的多方位探讨[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0):326-326
  [2] 陈海增,温惠娟.一步制粒机在中药制粒中关键因素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4-4
  [3] 胡启飞,杨继东,陈曼.中药颗粒剂制粒工艺现状和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06):2212-2216
  [4] 魏增余.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1(26):38-41
  [5] 李洁,杜若飞,冯怡等.中药浸膏粉物理性质与干法制粒工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12):1606-16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7131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