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百姓人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木艺“玩”家
  
  在首都国际机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记者见到了他――孙艺,有些蓬乱的头发夹杂着些许白色,一件普通的黑色大衣,平头土脸,让人想像不出那些精致的木雕作品均出自他的手。
  37岁的孙艺来自大连,在北京有自己的公司,算是个成功人士了。工作之余,他总是钻到郊区里去“玩”木头,这与小时候的爱好分不开。
  “我父亲在一个工厂里做美工,因此我受父亲的影响多一些。从小我就喜欢画这画那的,上幼儿园的时候画小手枪,然后找小朋友换饼干吃。”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孙艺对木艺产生了兴趣。当时,他帮朋友给客户做装修,顾客希望他们用木头刻一个实物的动态,如果做不了就换人。朋友打电话求孙艺,孙艺说,我试试吧!没料到孙艺的作品得到了顾客的极力赞赏。朋友说,你就捣鼓这个吧,挺有意思的。
  做木雕是孙艺的爱好。对一般人来说,这或许是个奢侈的爱好,因为这需要宽敞的工作室,价格不菲的原材料和充分的业余时间。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无限的灵感与激情。
  凭着多年的绘画功底,孙艺对每件作品的细节都考虑得周周到到,原本毫无生气的木头经过了他的手就像有了生命。孙艺说,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东西刻下来,美的东西大多只在瞬间,他希望把它们变成永恒。
  早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木刻作品,孙艺不太想谈。可能那些原本就不能被称为作品,因为每件成品都没有自己的思想,最多只能称作临摹。几年的漂泊生活以后,孙艺终于停在了北京这个能让自己安定下来的古老都市,他迈出了由制作木刻到创作木雕这连自己都感到惊讶的一步。
  可以用来制作成艺术品的东西很多,比如石头、铁、泥巴等等;木头,则具有它们不能完全拥有的一次成型及附带生命存在印记的特点,因此孙艺把经过他雕琢的木头称为“生命的延续”。
  “木头本身是有瑕疵的,要按照它本来的样子来雕刻。哪怕它有裂痕和纹路,也都是它存在的一部分。如果把它修了补了,就不自然了。”
  “就是要感觉这种硬中表现的软。”用坚硬的木头来表达布的柔软,是孙艺近期的典型作品。他没有给这些木雕起名字,他表达的是自己的瞬间想法,甚至是梦境中出现的东西,“非要赋予什么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你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加以解释,要别人跟你的想法一致,那么艺术想像的空间也就没有了。”
  
  “口哨女皇”秋鸣
  
  秋鸣,出生在四川乐山大佛下的一个小镇中。小时候,整天吹着口哨的她一直被亲戚朋友戏称为“假小子”。
  这位女孩用她的方式将口哨变得与众不同,她不但把口哨带进了大雅之堂,而且由此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美国环球新闻及英国BBC广播公司的关注。在家乡,每天长达5个小时的练习,让秋鸣探索着打开了口哨艺术的大门。她的口哨略带金属质感,具有圆润的音色和清亮的音质;长音可以一口气持续50多秒钟,并且能达到三个高八度。
  
  1995年,秋鸣考入北京医科专修学院。虽然秋鸣对学医有一定兴趣,但是口哨更让她痴迷,她无法放弃口哨专心学医,最后她决定弃医从艺。
  退学后的秋鸣在生活上陷入了困境,无助的她感到最为难过的是口哨艺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穷困潦倒的秋鸣在最艰苦的时候,每天只能啃一个馒头充饥,夏天热得受不了就跑到宾馆的大厅里歇一歇,大冬天里也只能睡四处透风的阳台。秋鸣只得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胡同里吹口哨,后来,她发现地铁通道空间还算大,拢音也比较好,于是经常在地铁通道练习。
  1996年的一个夜晚,迷惘的秋鸣给当时的著名歌手高枫主持的热线节目拨通了电话,吹了一段高枫的成名曲《大中国》。高枫感叹地说:“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口哨,你应该在北京闯出你自己的事业。”这句话给了秋鸣莫大的勇气和信心,更坚定了她走上口哨艺术道路的信心。
  1997年,秋鸣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中国第一本也是惟一一本口哨演员专业证书,从此正式走上了口哨演艺生涯。她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内,创建了“北京秋鸣文化艺术工作室”。在中央党校上学的时候,秋鸣又碰到北京蕾波制药厂厂长。在她的帮助下,秋鸣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成功举办了“蕾波之爱――秋鸣之约”个人哨迷音乐会。
  如今,秋鸣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即将发行,专辑以大家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的民歌为主,在保留大旋律特色的同时,重新配器。当然,主旋律仍是秋鸣热爱的口哨。
  2003年,秋鸣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办了北京秋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目前,秋鸣希望组织一支身穿中国传统服饰的女子口哨队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用民族形式将口哨艺术表现出来。
  
  “种植”椅子的老人吴德臣
  
  图中的这把椅子可不一般,它是一把从土地里种植出来的椅子。它的主人――吴德臣老人,1940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在辽宁农业展览馆里研究城市雕塑多年,现已退休。目前担任辽宁省雕塑协会理事和中国根艺美术协会理事。
  今年65岁的吴德臣,对于身边的一切都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新鲜,尤其关注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他从动物克隆、人体器官复制等科技项目中受到启发,突发奇想,联想到能否用现代商务技术来进行根雕人工培育。恰巧,吴德臣的业余爱好正是做树根雕刻,于是他便琢磨着将根雕进行人工培育,将树皮剥离后,制作成为现成的家具。
  从1994年开始,吴德臣便实施起他的种植计划。他说,他非常感谢他的“智囊团”,正是这群朋友们给予了他相当大的帮助。这些朋友当中,有的是沈阳农业大学的教授、高级化验员;有的是辽宁农业科学院的农艺师、植物生物专家;还有的是鲁迅美术学院的美术专家。吴德臣强调,正是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技术指导,例如打什么样的农药,如何进行土样分析和果树嫁接技术,等等,他的椅子才能顺利“出土”。
  吴德臣说,他在5年前种的第一把椅子由 4棵榆树组成。结果,当时死了1棵树,整个椅子也就做不成了。后来他吸取了经验,用多棵树来种植,即使死了一棵树也没有关系。而且,这种多株组合还能刺激树木生长,使生长周期变短。因为树也在竞争,“这和商业竞争的道理是一样的”,吴德臣笑着说。
  
  吴德臣坦言,虽然在种植过程中,碰到天热进行嫁接时,人有点受不了。但是,“都已经60多岁的人了,什么困难没有经历过。所以,种椅子没有困难,只有乐趣。”吴德臣说,他还没有想过把这种技艺传授给任何人,包括自己学雕塑的儿子。因为他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个个人实验行为,在没有那么多土地、资金、先进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条件下,如果要进一步将它发展成为一种团体行为,还很困难。
  吴德臣目前不仅种植出了椅子,还种出了一些小动物的造型,像狮子、袋鼠和龙,等等。“这要在明年的世园会上展出的话,就有意思了!”吴德臣期待着。
  
  为中国一亿打工者唱歌的歌手孙恒
  
  从北京望京以东的东坝乡下了车,沿着路西的岔路口,走过坑坑洼洼的小路,进入一间挂有“农友之家”牌匾的平房中,迎面走来了一位小伙子,他就是孙恒。这是个外表朴实的小伙子,他有些拘谨,厚厚的羽绒服上披着一条黑白相间的围巾。
  一进房间,一幅“打工者最光荣”的字匾立刻跃入眼帘。房间的四周墙壁上都挂着孙恒专辑的宣传海报,海报的设计创意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红色剪纸艺术,图案是打工人兴高采烈观看演出的场景,旁边配有“亿万打工者的心声,十三亿分贝的呼应”等文字。
  毕业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的孙恒今年29岁,1998年,他带着闯天下的梦想来到了北京。在一所民办学校做音乐老师时,孙恒亲眼目睹了大量打工者的高强度劳作和单调、寂寞的生活。有一次,孙恒竟然看到几名打工者在垃圾堆里翻找报纸看,从此他产生了组建艺术团的念头。2002年5月,在孙恒的努力下,“打工青年艺术团”正式成立。艺术团的成员都是热爱音乐的打工者,包括送水工、修理工、业务员、保安、保姆、厨师,等等。“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只要有打工者兄弟想看我们的演出,我们都会准时赶过去。”孙恒动情地说。
  随着演出曲目的不断丰富,孙恒和他的同伴靠自己的凑钱和别人的赞助,准备将自己的歌曲录制成唱片,以便在日常的演出中发送。在一次同期录音时,京文唱片的工作人员碰巧听到了孙恒演唱的歌曲,他们便把他录好的歌曲复制后拿回公司。想不到,曾经有过打工经历的京文音乐老总许钟民听完后,眼眶竟情不自禁地湿润了,他当即决定全额投资制作这张唱片。于是,首张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便出炉了。
  目前,孙恒每个月都会带着乐团到工地、厂矿和打工者聚集的社区,为大家进行免费演出。如今,这支不平凡的艺术团在北京底层的打工者圈子里,几乎无人不晓。孙恒说:“平时我们的演出都不收费,演出单位最多只解决我们的交通费和一顿盒饭。” 尽管如此,但大家都说,只要一看见民工们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他们就忘记了所有的不快和疲劳。
  如今,维护打工者的权益仍然是孙恒歌曲的创作主题之一。尽管他和他的艺术团已经做了很多,但是艺术团自身却仍面临着生存的尴尬。艺术团的惟一资本就是年轻,目前的核心成员都是普通的打工者,大家都是打工之余兼职组合,自掏腰包搞演出,一旦生活上不稳定,持续的演出就会出问题。孙恒乐观地说:“我们既然能为一个共同的志向聚在一起,那就能持久下去”,话语中渗透着一个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心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30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