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赣北地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在赣北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油、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油菜新品种,九江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引进12个油菜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油杂16、GZ1604、GZ1602产量高,且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合在赣北地区大面积种植;T2159、GZ1601、凯育118产量表现不突出,但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每角粒数表现较好,且抗逆性强,需进一步试验观察;科油早丰、德新油59、德多核杂8号、沣油5103、GZ1603、GZ1605产量表现较低,不适合在赣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赣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8-0039-02
  为加快赣北地区油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进一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稳定发展油菜生产,九江农业科学院于2016—2017年度对12个油菜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在赣北地区种植的高产、高油、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共12个,分别为科油早丰、中油杂16、凯育118、沣油5103、T2159、德新油59、德多核杂8号、GZ1601、GZ1602、GZ1603、GZ1604、GZ1605,设浔油9号为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在九江农业科学院马回岭基地,海拔29m,年平均气温15.5~17℃,年降雨量1420.4mm,年日照时数1891.5h。试验地土壤为沙质土壤,肥力上等,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空地,排灌水方便。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13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00m2,密度30.0万株/hm2,四周设保护行。2016年9月14日施基肥,基肥用复合肥750kg/hm2(N、P、K比例为20∶8∶20),2016年9月14日整地,用旋耕机耕3遍后人工拉线划分小区、开沟机开沟,9月23日打穴施种肥,用钙镁磷肥375kg/hm2、硼肥22.5kg/hm2作为种肥点施在穴中。9月23日播种,采取穴播的方式,播种量10kg/hm2,不进行种子处理。适时进行田间间苗、定苗。2017年1月5日进行追肥,施尿素150kg/hm2。全生育期防治蚜虫、菜青虫各1次,于2017年5月15日收获。
  1.4 统计分析 油菜生育期,分别调查植株的抗倒性、耐旱渍性、受冻率以及菌核病的发病情况;收获期(完全成熟),调查产量以及植株的农艺性状(株高、分枝部位)和经济性状(一次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每角粒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在223~228d,较浔油9号(对照)稍长或相近,总体来说,品种间相差不大。其中,最短的是凯育118,为223d;其次是科油早丰、中油杂16、T2159、德新油59和GZ1603,均为224d;最长的是GZ1602,为228d;其次是GZ1605,为227d;德多核杂8号和GZ1604均为226d,沣油5103和GZ1601为225d。
  2.2 产量 从表1可看出,中油杂16产量最高,达2310kg/hm2,较对照增产312kg/hm2,增产率为15.6%;其次是GZ1604,实收产量2090kg/hm2,增产率为4.6%;排名第3位的是GZ1602,实收产量2046kg/hm2,增产率为2.4%;其他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其中以GZ1605产量最低,較对照减产43.4%。
  2.3 主要农艺性状
  2.3.1 株高 各个品种的植株高度相差较大,其中GZ1602、T2159、GZ1603均明显高于对照,在197~200cm;GZ1605、中油杂16、科油早丰、GZ1604与对照相近,德新油59、沣油5103、德多核杂、凯育118、GZ1601低于对照;以德新油59最矮,为154.6cm(见表2)。
  2.3.2 分枝部位 各参试品种的分枝部位差异较大,在53~93cm。其中,德新油59、德多核杂、沣油5103、凯育118、中油杂16、GZ1601均低于对照,以德新油59最低,为48.3cm。GZ1602、GZ1603、T2159分枝部位较高,在85cm以上(见表2)。
  2.3.3 第一次有效分枝数 各品种的第一次有效分枝数与对照相比相近或较高,其中,沣油5103、中油杂16、GZ1604、GZ1605、德新油59。均明显高于对照,在8个以上;其他品种与对照相近(见表2)。
  2.3.4 主花序长角果数 中油杂16、T2159的主花序数明显较高,均在90个以上;科油早丰、凯育118、德新油59与对照相近,其他品种均明显低于对照;GZ1605与GZ1603,分别为37.8和55.9个(见表2)。
  2.3.5 单株有效角果数 德新油59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最高,为322.4个,其他供试品种均较对照相近或低。其中,科油早丰、GZ1603、GZ1605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低于对照,分别为135.9、138.9与153.4(见表2)。
  2.3.6 结角密度 中油杂16、凯育118、T2159的结角密度明显高于对照,分别为1.28、1.21与1.33;GZ1603与GZ1605的结角密度明显低于对照,分别为0.8与0.6;其他品种与对照相差不大(见表2)。
  2.4 抗逆性表现 根据成熟期田间调查菌核病的发生情况,发病株率最高的是科油早丰、沣油5103、德新油59、德多核杂8号,均在20%以上,而其他品种的发病株率相差不大,均较低,为13%。各参试品种抗倒伏性良好,未发生倒伏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中油杂16、GZ1604、GZ1602产量高,均高于对照,且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建议在赣北地区进一步加强示范推广;T2159、GZ1601、凯育118的产量表现不突出,低于对照,但单株有效角果数、结角密度、每角粒数表现较好,且抗逆性强,建议在赣北地区进行进一步试验示范;科油早丰、德新油59、德多核杂8号、沣油5103、GZ1603、GZ1605丰产性表现较差,不适合在赣北地区种植。
  参考文献
  [1]虞瑞娟,杨翠娥.2014—2015年优质油菜品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06):58-59,77.
  [2]阳太羊,刘平,高冰可,等.赣北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报告[J].江西农业,2016(21):23,25. (责编:张宏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