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如今,我国经济体制也在进行着不断地完善。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更快更好地培养金融人才似乎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大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如何培养综合性金融人才,同时也牵引着高校金融教学改革。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国家需求、国际需求的综合性金融人才。
  就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的地位上来说,我国经济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速度已让全球瞩目。但快速发展的经济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为支撑,金融人才作为其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却无法完全匹配我国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制需要更多更优质的金融人才加入,金融人才培养自然而然就成为了重要思考方向。快速的发展,局势的变迁,均成为金融人才培养的难点与重点。培养善于分析、勇于实践的综合性金融人才,皆是重点把控方向,这一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高效金融教学改革的实现。
  一、现代金融人才需求
  现代经济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反之,伴随着快速发展的,是日新月异的形式与内容。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为了迎合经济国际化,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应该随之变化。而所有的变化都应该以金融人才需求为中心。国际化的金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金融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有着扎实的金融知识基础,更需要具备多种品质,如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市场把控的分析能力,寻求突破的创新能力等等。
  二、高校金融教学
  只看每年的金融专业大学生,数量在逐年递增,庞大的金融市场也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金融行业在不断进行完善与细化,更是增添了许多新时代下的不同领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综合性的金融人才,国家需要培养这样人才的高校。但其实现如今的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方向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数量庞大的生源并不能百分百转化成将来的高质量金融人才团队,无法对于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帮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一成不变,不能适应社会变化
  许多高校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更多的是使用既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得将书本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实际案例匮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到的知识其实并不足以适应新时代下的经济发展与日新月异的金融市场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认知,容易产生培养的反效果。旧教学模式的课堂,也不能够带给学生思考,与社会脱节。甚至在学生踏入社会之后,仍被其影响,忽视变化,只注重眼前。
  (二)课程设置与市场要求不符,不能顺应需求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其实十分重要。但现在许多高校对于课程的设置其实定位模糊,更倾向于将全部的知识完全塞给学生,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导向细化,毫无特色。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学生们学习的内容十分繁杂,既不好掌握,也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是具有综合性素质但更加有针对性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人才培养,是无法得到市场认可的。而显然,更具特色,更加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才能培养出更被市场欢迎的人才。
  (三)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学生对教学的吸收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但教师团队的培养往往被忽视。人才培养需要更稳定的教学质量,稳定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更加稳定的人才。一些高校的教师团队并不是十分匹配,甚至在教师个体中存在能力薄弱的现象,这样就影响了教学的输出,更加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进程。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互相配合的教师团队,才能够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四)只注重知识结构教学,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现代金融市场早就不接纳空有知识却综合素质匮乏的人才了,但许多高校依旧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匮乏的教育。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下,很容易对金融市场十分看好的综合素质进行自我放弃,只关注于自己的书本学习。这样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丧失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和实践匹配的综合能力,致使许多学生踏入社会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适应社会,更不用提适应综合性的金融市场了。
  三、现代高效金融教学改革
  现在的金融教学体系与金融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性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输出,庞大数量的人才涌入市场,却不能够在市场中得到锻炼并发挥自己的能力推进市场,这一现象甚至可能拖慢经济的发展。现代高效金融教学改革似乎是必须要走上的道路了,如果不针对现已存的问题进行改革,那么经济发展的基础很容易就出现问题了。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新旧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但存在的弊端也很明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教学模式应当在新的金融市场下得到改革,但应是保留旧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再结合新的市场变化进行教学。传统教学中基础知识固然不能够被取代,但新的教学应该分一部分重点着眼在变化上,利用新时代的教学手段,更多地引入新案例、新局势在课堂中,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不与市场脱节。更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促进学生间沟通、交流,碰撞不一样的新思想出来。新旧结合的教学模式,才更符合人才培养需要。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
  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高校应该选取更加合理的安排。而这个合理,与市场需求分割不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应该针对性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要对本校专业导向更加清楚,可以建设具有自我院校特色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同时要保证课程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能仅仅只着眼于眼下。教学、课程的目的始终都是为了向社会传送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市场导向往往也能够侧面反映出一个真正优秀的综合性金融人才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什么样的品质。因而课程的设置依旧需要考虑市场的变化,不过总体的变化依旧围绕着市场需求导向。
  (三)稳定教学质量,注重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质量的稳定,不仅仅是一个人,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教学团队的问题。高校应当更加注重教师团队的建设,在团队建设中,注重不同教师之间的影响力与匹配度,防止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发生。高质量的团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个体,高校要注重教师质量,提高整体教师素质,不仅要在教师本身的知识体系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对学生的培养能力。一个学生学习的课程往往不是单一的,而匹配度更高的教师团队才能够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均衡吸收知识,学习技能。
  (四)知识与素质并重,加大素质培养力度
  综合性的人才,知识与素质应是同样重要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一部分就应该包括综合性素质的教育改革。金融市场乃至社会都需要心理素质更加过硬,综合能力更强的人才。要更好地适应市场乃至社会,高校应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适应能力、自我分析能力等等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后,教会学生日后在社会中自我进行调节、进行学习,做到真正的综合性金融人才培养。
  四、结语
  培养一道,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有潜力的人数量固然庞大,但需要进行完善、正规的培养之后,潜力才能够化为真正外显的能力,成为社会所称之人才。而传统金融高校的教学与之培养相悖,则无法将真正的潜力挥发,既损失人才的可能,又影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由此,金融高校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应以其变化去适应市场变化。
  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应该与市场相适应,与国家需求相匹配。所以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现实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与市场匹配的一条教学道路,各项培养齐头并进,并不盲目培养,最终培养出能够推进市场发展的综合性金融人才。(作者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6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