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银行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伴随着股份制银行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现阶段股份制银行内审工作中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整体优化内审工作质量,全面推动股份制银行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对策提升内审质量。
一、股份制银行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内审工作的科学开展,不仅能够优化股份制银行的内部管理成效,而且能够推动股份制银行的健康发展,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伴随着股份制银行机制的改革,人们业已关注到内审工作的重要价值以及核心作用。但现阶段,在股份制银行内审工作中突出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审计理念较为落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与之相反的是,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并不好,内部审计的职能不断弱化,审计理念也没有得到更新换代。一方面,股份制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明显弱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股份制银行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科学的内部审计工作,理应成为股份制银行不断发展以及全面优化服务的立足点,但显然股份制银行并没有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真正职能。现阶段股份制银行在开展内部审计时,仍然注重它的监督与管控,只有内部出现问题或者隐患时才开展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内部审计的预判、预见、警示等作用。比如在内部审计中,审计评价以闭合性的结论为主,并没有给领导层带来启迪性的思考。再比如在内部审计中,内审重点为常规化的业务检查,并没有进行风险分析与预警,也缺乏战略层面的考量。另一方面,在股份制银行内审工作中,审计理念相对比较落后。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职工,普遍缺乏对内审工作的重视,也不注重审计理念的更新换代,仍沿用传统的管控理念来开展内审工作。
(二)风险导向审计不足,审计信息化偏低
在股份制银行的内审工作中,整体优化内审质量,积极促进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借鉴先进的内审方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内审工作的整体成效。但现阶段,股份制银行在开展内审工作中,缺乏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认知和应用,也明显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内审工作。一方面,风险导向审计不足。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股份制银行在内审工作中业已逐步摆脱了传统的人为正向审计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凭借凭证、账簿等来进行内部审计,而是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试图将所有环节以及所有人员都纳入内控管理中。但这种内部控制与管理更多是一种约束与筛查机制,而不是风险预警以及战略决策机制。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现阶段广泛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力图全方位、综合化分析与研判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另一方面,在股份制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审计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并没有采用信息技术软件来辅助审计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出现人为审计的失误,同时也影响着审计效率的提升和优化。
二、股份制银行内审工作的优化对策
在股份制银行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内审工作中凸显的问题,不断创新内审理念,全面更新内审方法,整体优化内审效率,综合性提升内审的质量与水平,全方位推动股份制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丰富内部审计职能,全面创新审计理念
股份制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该充分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全面创新内部审计的服务意识,整体优化内部审计的理念。一方面,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股份制银行应该科学丰富内部审计的职能,将内部审计与银行的经营发展方向、銀行战略决策、市场风险预警等充分协同起来,真正优化内部审计的职能。同时,股份制银行的管理决策层,应该自觉优化自身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牢固树立“大审计”的科学理念。另一方面,股份制银行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还应该科学优化审计评价机制。基于科学精准的审计评价来促使银行决策管理层,调整经营与发展方向,积极研判与分析市场风险,整体提升审计评价的应用成效。
(二)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整体优化信息审计工作
股份制银行在开展内审工作时,应该充分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结合自身的内审工作特点,科学创新应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内审工作的整体效率。一方面,在内审工作中,股份制银行应该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将银行内部、外部等容易引发风险的主要元素统筹结合起来,提升银行自身的风险预警能力以及风险处置能力,确保股份制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股份制银行在内审工作中,还应该积极采用信息技术软件,改变传统的人工内审的方法,基于大数据来统筹分析银行的各类数据信息,为银行决策发展提供扎实的审计内容。
三、结语
内审工作是股份制银行各项管理的重要内容,股份制银行在开展内部审计时,应该充分认知到内审职能弱化、内审方式落伍等现实问题,运用科学有效的优化对策,全面拓展内部审计职能,不断创新内部审计理念,综合提升内部审计的成效。(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