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7年9月,我来到石登乡中心完小支教,担任本校四年级(2)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一转眼,在石登中心完小一年的支教生活己结束,一年来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像一幅画卷一样将记忆之门打开:从开始的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习惯,其中有快乐,也有迷茫,有彷徨,有怀疑,也有许多的思考:
一、石登完小概况
石登乡共有14个村委会,2万多人口,少数民族占95%以上,石登完小教职工52人,学生780人来自全乡各村社。石登中心完小始建于1947年全称为“石登国民省立小学”,1984年恢复民族完小,开办食堂。2018年近600个住校生住宿在1958年建的一栋三层楼房里,学生拥挤不堪。流行性感冒、红眼病、水痘病等传染病经常发生。更目不忍睹的是学生没有食堂,在巴掌大的球场“风餐露宿”。近800个学生在一块球场活动,磕磕碰碰的事经常发生。硬件设施滞后,大大制约教育的发展。
幸好2018年9月学校将搬迁至新校址。
二、教师队伍
首先,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私事耽误上课,出满勤,干满点,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给全校老师留下美好印象。
石堂完小有一支高学历、讲奉献、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教师中书法、美术、体育、文艺等各怀绝技,把学生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有高低段语文、数学教研组,定期探讨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提高理论水平,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研究学生培优、提中、补差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城乡教师之間学历没有差距、教学理念没有差距、个人素质没有差距,而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的差距却很大。
三、学生情况
1、就我所任教学班级而言,大部分学生来自全乡各村社,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每次课堂作业有十来个不能按时完成,每个星期家庭作业更是一字不写,没有一点主动性。2、学生基础差,全班共有53个学生,学习成绩保持优秀的不足三分之一,中下等生占三分之二以上,作文连写一段话都写不通顺,错别字连篇。3、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教室里随意乱扔垃圾,坐姿随意,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要是让学生自己讨论,举手回答的话,那是一个漫长的沉默等待,同时很多的学生都是等待答案,自我学习的意识十分的薄弱。这些是我在支教之前没料到的。
我长期在县城周边执教,学生一般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家长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比农村高得多,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特长的培养,文化水平高的家长督促和引导自己孩子学习,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家长,给孩子上辅导班。收入水平高的家庭,还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如:书法、舞蹈、乐器等各类培训。这样孩子学习意识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成绩自然优异。所以,在学习起点上农村的学生和城镇的学生已经拉开了差距。
通过一年与学生朝夕相处,我认为城镇与乡村学生学习成绩形成差距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如今大量的农村青年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都进城打工,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孩子生活在农村,成了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学习不刻苦,学习习惯差。由于缺少了督促和指导,在学习上外在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成绩一直落后;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没有外出打工,但忙于自己的事务,很少有时间来督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不闻不问,导致孩子自由散漫,学习主动性差。
2、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文受方言影响很大
乡村学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从小学习母语,在语文学习的能力上和和城镇学生也有差距,如傈僳族,语言表达往往跟汉语语序颠倒,基本的书写能力、听的能力、曰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受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上小学了也不会说汉语,教师指导或是纠正说一句完整、具体、准确的话,所花的精力要比城镇学生身上还多,所以在学习上乡村孩子比城镇的孩子吃力,对写作更是缺乏兴趣。
3、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少
乡村学生除了学校安排在图书室阅读外,没有主动阅读的意识,学生课外书比较少,因此阅读积累少,阅读理解能力差。而城镇学生家长知识水平相对比较高,对孩子的阅读比较重视,给孩子买的课外书也多,因此城镇学生阅读量比农村学生又大,阅历比农村学生深,视野宽,生活积累多。
在忧心忡忡之中曙光已经显现,国家教育均衡发展、集中办学的步伐己加快,石登完小马上就迁入新居,学生享受优质资源的愿望即将实现,城乡教育即将一体化。
四、情感交融、教学相长
一年的支教生活已经结束,师生自然依依不舍,有什么值得回顾的呢?
1、多和学生、班主任和其他支教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这里学生的各方面的状况,向他们请教一些适合这里孩子的教学方式。并做好对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督促家长加大对子女受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再利用课余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肓,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进行深刻了解。刚开始,他们都很腼腆,不愿意交流,在经过了一段艰难的适应后,我们从最开始的陌生,磨合到相互理解适应,使他们爱上学习。
2、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首先做到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他语文老师一起考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将教材、教法、学法尽可能完美地结合,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听课活动。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记录。’通过多听课,向这里的老师学习,在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针对课堂沉闷的现象,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再是单一的只叫几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注意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3、要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对于个别好学的学生,进行了课余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同时分小组,进行责任制的小组互助学习,以及一对一的好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主。
4、积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强调上课要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及时复习、巩固。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学困生进行个别细致的辅导使之掌握。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5、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外阅读,举办各种故事会、朗诵比赛,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再收集整理好词佳句,背诵名篇佳句,以弥补知识上的欠缺,填平阅读、写作能力上的差距。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语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在一年的支教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活动得到了增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与石登完小的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体验到乡村教师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履历,我对人民教师的价值体会更深了。
作者简介:
李庆兰,女,傈僳族,1976年6月出生,1996年7月毕业于怒江师范普师专业,中小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育一线从事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怒江州兰坪县金顶中心校中金龙完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