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上明月共潮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就让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就让它随风飘远……
  ——张雨生《大海》
  什么是“海”?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海”指的是“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但在古人的眼里,大湖也叫“海”,如“里海”“青海”“洱海”等。阅读历史古籍,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广阔无垠、波涛汹涌的大海既向往,又畏惧,还幻想出各种海神加以膜拜。如《庄子·秋水》中的“北海之神”叫“海若”。秦漢以后,海神又被人格化了。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八载,唐玄宗于天宝十年(715年)诏封海神为王:封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宋元以后,随着海运和海上渔业的发展,对海神的祭祀活动日趋活跃起来。
  大家且看“海”字的演变过程——
  “海”字最早见于金文,其左边的部首为“水”的象形字,引申为“江河”。右边的部首为“每”字。“每”的本义是指戴有头饰的妇女,即母亲。因此,有的人便将“海”字理解为“水的母亲”。由上图可知,篆文的“海”保持了金文的结构。《说文解字·水部》对“海”字是这样解释的:“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所谓纳百川,是指由许多河流汇集而成,即为“水的母亲”。由于“海”能“纳百川”,所以才引申出“极大”“极多”之意。如“学海”“曲海”“歌海”“人海”“云海”“辞海”等。
  此外,“海”还可以用来表示“从国外引进来”的意思。与此相应,“海内”便指中国之内,“海外”指中国境外,“海关”则是设在国境上的国家行政监督机关。显然,“海”的这种用法表明了人们似乎已把“海”看作中国与外国的分界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8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