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职业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使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此,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困境,最后给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对策,以期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的妥善处理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36-02
   在户籍制度的限制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初中后教育问题难以妥善解决。为了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机会,促进其未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初中后教育的首要选择,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生劳动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在2020年,各地区需要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初中后教育需求。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的教育政策规定,在上海就读的外省市户籍学生初中毕业之后,不可以参与上海当地中考,只可以参加随迁子女中考,而且仅能进入上海市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因此,对上海市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是其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个体的未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能够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养,可以为其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就业的机会,有助于个体的未来发展;(2)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中的矛盾冲突,有很多矛盾冲突都来自于农民工对自身和市民差距的不满,在教育领域,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提供保障,进一步缩短农民工和流入地居民的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冲突的产生,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3)促进城市化建设,城市化建设使农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增加了城市人口数量,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新生劳动力,流入地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重视,提升其文化水平及专业能力,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人力保障,而中等职业教育则是较为有效的培养路径。[1]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困境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农民工随迁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并没有将中等职业教育看作是初中后教育的首要选择,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要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开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中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为尴尬,很多人都将中等职业教育看作是二流教育,再加上应试教育理念下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使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为“弱势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工随迁子女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2)财政投入不足,我国财政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相对较低,再加上财政投入主体相对单一,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缺少资金支持,对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使中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数量降低,农民工随迁子女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3)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存在不足,目前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虽然与高等职业教育有连接,但是仅涵盖专科教育这一个维度,升学空间相对狭窄,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对市场导向的忽视,导致中等职业教育难以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及未来就业的要求。[2]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对策
   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教育理念、宏观政策及职业教育模式等角度入手,引导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政府部门需要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创新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社会各界需要提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正确看待中等职业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中等教育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其初中后教育中的作用。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重文化、轻技能”理念,教育部门及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在社区、初中等区域,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理念。比如,上海某中等职业院校选择多个初中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活动,向初中生及其家长介绍了本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就业及毕业待遇等相关内容,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对自身的未来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認识。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使其更好地接受职业教育。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指出,对符合农民工随迁子女条件的学生,可以在上海参与中高职贯通学习、三校生高考,还可以在所在中等职业院校的推荐下选择就业,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未来选择相对较多,而且上海市的高考状况相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也有一定的上榜率。因此,上海市的各级教育部门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加深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每年都举办职业体验日活动,可以使农民工随迁子女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社会各界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成果,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支持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政府部门的宏观政策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符合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初中教育后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加强财政投入及财政监管,确保教育经费,切实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保障其稳定发展。
   从加强财政投入角度而言,政府部门需要明确经费投入主体,因为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方面,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仅与中央政府部门相关,还涉及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部门。在此基础上,为了缓解三方的财政压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政府部门可以采用中央财政部门拨款、流入地财政部门出资、流出地财政部门补充的方式,为农民工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
   从加强财政监管角度而言,为了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最大化利用,中央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采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避免教育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责任分散、执行不力状况,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提供相应数额的财政拨款;流入地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地区实际发展状况,制订完善的教育经费使用制度,在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投入相应数额的资金;流出地政府部门需要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一定的教育经费补助,以此弥补农民工随迁子女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不能够享受流入地助学金的问题,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的公平性。[3]
   (三)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要想使农民工随迁子女自动积极地选择中等职业教育,还需要中等职业院校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因此,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完善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结构、提升培养目标的灵活性、提升培养内容的适应性,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1.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结构,完善的职业教育结构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连接,不仅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面向中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比例,还需要降低中等职业院校考入普通高校的难度,创新高考模式,改变目前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考试制度。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可以将高等职业教育划分为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有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以此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2.提升教育目标的灵活性,在实际的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个院校需要开展“职业教育普通化”教学,在中等职业院校传统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增设与普通高中同样的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帮助,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的应用型人才转变为综合型人才。
   3.提升教育内容的适应性,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创新教育内容,提升其适应性,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及就业需求。首先,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制订完善的教学规划,条件允许时可以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业率;其次,中等职业院校可以开设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出地相关的特色课程,为农民工随迁子女返回流出地就业提供帮助。[4]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并加强财政投入,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中等职业院校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结构,明确教育目标及教育内容,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未来学习或就业提供支持,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刘飞,王毅杰.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選择研究[J].江汉学术,2017,36(5):110-117.
   [2]魏毅,刘珍.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研究进展与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4(6):9-14.
   [3]钟玲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综述[J].学理论,2013(21):87-89.
   [4]汪恭敬,王守恒.农民工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8):70-72.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