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图书馆社会教育资源输入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图书馆区域共享建设是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高效的交互与科学的使用,而这一过程需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只用在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才能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在高校图书馆在区域共享建设之中的整合与配置。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社会教育资源
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是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不断地提升馆藏数字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不仅拓展了高校师生的学术交流渠道,还丰富了高校信息资源的种类与内容,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放程度,对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教育微课程的设计要点
1.1微型化原则。微课程首先要体现“微”的原则,来满足读者碎片化的学习的需要。课程的播放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最好不超过10分钟,读者不用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可以是非连续性的注意力集中状态,感觉学习可以自由随意发生。
1.2寻找适合读者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在设计图书馆数字资源教育微课程时,应以读者为中心,围绕读者的需求,遴选不同学科、专业和年级适合的知识点,确定课程培训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精心设置数字资源培训内容,充分发挥读者的主动性,调动读者的学习兴趣,在微课程后,能给予读者交流和讨论的区域,增加互动和个性的接触空间。
1.3微课程价值。在设计图书馆数字资源教育微课程时,首先要确定数字资源的主题和核心内容,理清条理,然后删减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相对于主题没有多少价值的内容,梳理数字资源教育微课程的价值点。
1.4运用软件技术促使微课程生动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关软件对数字资源教育的内容进行制作时,能将声音、图片、字幕、动画、幻灯片切换等方面融合在课程制作中,以新鲜气息,吸引读者眼光。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社会教育资源输入机制措施
2.1更新理念,提高共享平台建设的认识
当前,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方面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各地高校图书馆都基本构建了各自的图书校园网,但在深入推进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高校还存在观望和原地踏步的情况。“十三五”时期是信息化引领全面创新、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成长为全球互联网引领者的关键窗口期,是信息技术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激烈竞逐期,也是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新旧动能充分释放的协同迸发期,必须加强统筹谋划,主动顺应和引领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在《规划》指导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更应走在前面,率先实现全面大发展,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应秉持“共建、共享、共知”的发展理念,彻底打破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意识相对淡薄、协作意识不强的状态。
2.2开拓创新,建立共享平台建设有效管理方式
建设分布式资源网络系统,实现对资源目录的集中管理和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创建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方式,建立一个职能部门,为各分支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业务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决策、协调、执行、监督等职能,建立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流程,定期召开联席会,加强总部与各分支、各分支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技术服务平台,根据各分支的教育资源类别建立不同的项目,为其提供菜单式服务;实施所需共享的资源等级划分,明确用户访问的级别、层次与权限;实施用户级别分类,赋予不同的使用專属权限。
2.3以人为本,注重共享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
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要具有很强的信息收集与加工能力、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使用维护等相应能力,从而实现“图书管理员”向“信息导航员”及“信息咨询专家”的角色转换。除了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自我努力外,图书馆也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规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实现“一专多能”,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中游刃有余。
2.4与时俱进,确保共享平台内容的时效性
要打破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创作者和提供者各自为政的孤立状态,加强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指导,避免资源无序排列、简单重复建设、单一性的现象。高校各教学单位作为资源共享建设的设计者和参与者,要主动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内容的设立、标准的确定、评价体系的制定、技术培训指导的提供,还要充分调动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的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在资源共享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2.5利益共享,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兼容”
高校图书馆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如处理不当必然会引起侵权甚至于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图书馆作为公益性部门,公益性和教育性要求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必须要合法。文献及数字化信息的利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二者不应相悖,而是要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其实,保护也是为了更好地共享。因此,要加快建立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和采用“一揽子合同制”,成立第三方有关版权的中介机构或团体,专门集体管理所有作品及相关版权事务,协调用户和作品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各种涉及版权的问题。同时,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一揽子合同制”作法,由代表作者的版权中介机构与代表使用者的部门每1至2年签订一份复印许可合同,按合同规定收取费用给予作者,这样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解决了文献在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实现双赢,为加快推进高校区域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打开方便之门。
2.6以机制保障建设推动区域化图书资源共享环境的发展
区域化平台建成后,须完善相应机制保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的发展。区域内各高校创建区域内跨校教育资源共享联盟。为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需制定以下机制保障:
(1)机构保障
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落实高校数字图书馆共需数字图书资源更新引进的政策支撑,制定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高校数字图书资源共享互助传递机制,并协调各高校积极应用。
(2)经费保障
根据平台资源建设实际情况,重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共需科目资源建设,由财政立项,确定相关支撑政策,财政按需投入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更新建设经费,各成员高校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配套投入。
(3)技术保障
1.平台保障:高校数字图书馆应与各高校成员馆实现无缝对接,各高校可在线阅读使用数字资源,也可同高校间进行电子文献的传递。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主要通过招标引进市面上较成熟的数字图书提供商,针对不同的学科门类充分引进权威的共需科目数字图书及文献期刊资源。
2.网络保障:高校数字图书馆运行的网络基础将主要依托于高校教育科研骨干环网。
3.架构保障:高校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建设体系架构按云平台服务架构主要分为三级:即基础设施服务级、平台服务级、软件服务级,各级系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在具体实施中,采用“云计算”及虚拟技术,整合及高效利用云计算中心设备和资源。
3结语
图书馆数字资源微课程的到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便捷,也促使着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新变革。数字资源微课程的应用,能充分发挥读者的主动性,调动读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和流通率,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忠.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5).
[2]傅天珍.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