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近十年天津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持续性霾天气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利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008—2017年每隔半小时发布的METAR报文、ERA-Interim数据以及探空数据等,分析了近十年天津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并从湿度、风场、压力场等方面进行霾的成因分析,此外还挑选一次持续性霾天气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1)天津市年霾日数从2008年逐年上升,在2014年达到十年间最高值,之后有明显下降趋势,2017年降至十年间最低值。2)从季节分布来看,天津地区霾天气呈现全年易发的特点,但总体来看,秋冬较春夏多,其中12月最多,5月最少。3)一日之中,霾出现的概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清晨6点以后霾的出现频率剧增,高峰值出现在9-12点,午后,霾逐渐消散或转为轻雾。4)在霾天气发生前后,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均有显著差异,冬季霾在刚出现时,风向变化不明显,以偏南风为主,此后风向顺转,在霾消散的过程中,以西北风为主。5)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是霾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表现为多个逆温层,逆温层高度较高,厚度较大。
  关键词:霾;霾日数;气象成因;霾天气特征;风场;逆温
  1 概述
  根据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1] 霾是一种视程障碍现象,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游浮在空中,使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霾天气频繁发生,霾主要发生在大气底层,严重的霾或雾霾混合天气往往造成能见度严重不足,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很大影响;同时,霾天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使空气质量等级达到重度污染,甚至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可见,研究霾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加强霾的准确预报,发展气象探测技术,对公众出行和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2005年之前,我国对霾的系统性研究不多,甚至对霾的观测都没有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霾天气被归入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当中,受到的关注和研究也多了起来,[2]我国针对霾天气的相关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如霾的时空分布特征,霾的气象成因分析、污染影响因子分析、边界层分析、气候特征分析等,[3]潘玮等(2017)指出,近50年来(1961-2013年),中国霾天气主要集中在东部从华南到华北的大部分地区,霾日数呈增加趋势,而我国西部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年霾日数则以减少趋势为主。秋冬两季是霾天气发生最频繁,变化最明显的两个季节。[4]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冬季霾污染愈发严重,霾的易发期由冬季转变为全年,冬季霾日数也明显上升。[5]
  霾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響,霾天气频发除了与污染物排放有关,还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张文龙(2016)等指出:在污染排放尚未得到全面管控和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气象条件仍是决定霾天气发生、空气质量变差甚至达到重度污染的关键因素。[6]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分布和积累有一定的作用,在污染源强一定的条件下,污染物浓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7]马晓倩(2016)等研究表明,在东亚冬季风减弱和颗粒物充足的大背景下,霾天气与风力之间的负相关明显减弱,而水汽条件(降水和湿度)的正相关明显加强。[8]东亚冬季风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都可以显著影响北方冬季霾,风是边界层内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动力因子,风向决定着大气中污染物的输送方向,风速决定着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稀释速度,特别是低层风向、风速的变化直接影响空气污染物的聚散及各处的浓度变化。
  我国学者针对霾天气的研究主要关注热点在中国东部区域的冬季霾,东部区域又以京津冀地区居多,如对北京严重霾天气过程的研究,[9]河北廊坊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等,[10-11]而针对天津地区的霾日数特征及成因鲜有研究,事实上,天津地区作为一个沿海城市,空气流动性相对较大,相比北京、石家庄等京津冀其他地区,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存在较大时空差异,因此,研究天津地区的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2 数据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008年1月1日00:00-2017年12月31日12:30(UTC时间)的的METAR报文,报文内容主要包含风向、风速、能见度/RVR(跑道视程)、天气现象、温度/露点、气压值等。对霾的成因分析则使用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数据,水平分辨率为1°×1°,此外,还有来源于北京南郊气象观测台的探空数据。
  2.2 霾日判定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QX/T113-2010),霾观测的识别条件为:能见度小于10.0km,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浮沉、烟幕、吹雪、雪暴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相对湿度小于80%,判识为霾;相对湿度小于80%-95%时,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描述或大气成分指标进一步判识(中国气象局,2010)。现有的研究对某日某地是否发生霾天气的判定方法不尽相同,现行行业标准判定霾日需要用到大气成分观测数据(如PM2.5),可能无法推演出较早时期的霾。[12]由于机场报文中天气现象一项中“霾”是根据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判识的,可信度高,为此,本文根据机场报文中“天气现象”一项出现“HZ”作为判识霾出现的标准,采用14时(UTC时间为6时)实测值,[13-14]即,在14时出现霾,则认定为霾日。
  3 近十年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近10年霾日数年变化特征
  3.2 近10年霾日数季节变化特征
  3.2.1 霾日数季节变化特征
  3.2.2 成因分析
  3.2.2.1 气候学分析
  为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霾的成因,将2008-2017年的ERA数据按月份做10年平均化处理,以表征每个月的气候特征,由图2可知,10、11、12、1这四个月份为霾的多发月份,因此我们选取其中两个月850hpa对应的高度场和风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该层大气能较好的反映大尺度的天气形势。   在进入10月份以后,降水天气明显减少,霾的出现则随之增加。从图a可以看出10月的850hpa高度场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此时天气晴朗,干燥,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但不是全年最高,这是由于受到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导致北风分量增大。而增大的北风分量有利于霾的消散。12月(b)相比10月份(a)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北风分量也更大,但是平均霾日有增无减。這可能是由于北方冬季取暖大量燃烧煤炭造成的。
  3.2.2.2 湿度分析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影响着霾与雾的形成,且大气湿度是衡量大气中水分含量多少的参数,故选湿度作为研究霾成因的气象要素。
  根据3.1得出的结论:2014年是天津市十年间年霾日数最高,而最低值出现在2017年,因此,这里选取2014年和2017年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见图4。
  3.3 近10年霾出现概率日变化特征
  图5为2008-2017年霾出现概率日变化图(北京时间),将一天24个小时划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包括三个小时,从中可看出:各季节霾出现概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全年来看,9点-12点是霾天气出现的高4.1 天气实况
  2014年12月7日-10日,天津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此次天气持续过程中,出现了霾——雾霾——雾相互转化的过程,霾多形成于白天,傍晚夜间转化为雾霾或轻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这与本文3.3结论相吻合。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低能见度和空气污染,给人们出行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4.2 地面基本气象要素特征
  5 结论
  (1)根据长期机场报文数据分析,天津地区年霾日数在2014年以前呈上升趋势,在2014年达到十年间最高值,2014年以后有明显下降趋势,2017年降至十年间最低值,这与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密切相关。
  (2)从季节分布来看,天津地区霾天气呈现全年易发的特点,但总体来看,冬季雾霾的出现频率为全年四季最高,大陆高压的控制以及中低层风场风速减小,使得冬季的霾日数和严重程度较其他季节多。
  (3)霾出现的概率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各季节霾出现概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清晨6点以后霾的出现频率剧增,高峰值出现在9-12点,午后,霾逐渐消散或转为轻雾,入夜后,霾出现的概率较小。
  (4)十年间,在霾日数较少的年份,相对湿度与霾日数的相关性最强,相对湿度的变化对霾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在霾高发的年间,相对湿度和霾日数的相关性较差。
  (5)在霾与雾交替出现过程中,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均有显著差异,较霾天气相比,轻雾或雾霾混合天气往往能见度更低,相对湿度较大,风速更弱,在霾刚出现时,风向变化不明显,以偏南风为主,此后风向顺转,在霾消散的过程中,以西北风为主。
  (6)霾天气持续期间,天津地区上空始终有逆温层存在,层结特征表现为:多个逆温层同时存在,并且逆温层高度较高,厚度大。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尹志聪,王会军,郭文利.华北黄淮地区冬季雾和霾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5).
  [3]侯亚红,徐方姝,张蕊,等.辽宁一次区域持续性雾霾的气象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17,45(4):710-716.
  [4]潘玮,左志燕,肖栋,等.近50年中国霾年代际特征及气象成因[J].应用气象学报,2017,28(3):257-269.
  [5]王会军,尹志聪.关于气候变化对北方冬季霾影响机理研究的一些新进展[C].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变异与极端事件及其预测,2016.
  [6]张文龙,尤凤春,张小玲,等.北京2013年1月严重霾天气过程的气象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6,39(2):46-54.
  [7]苗爱梅,李苗,王洪霞.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干旱气象,2014,32(6):947-953.
  [8]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6.
  [9]徐晓峰,李青春,张小玲.北京一次局地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科技,2005,33(6):543-547.
  [10]郭立平,乔林,石茗化,等.河北廊坊市连续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J].干旱气象,2015,33(3):497-504.
  [11]周贺玲,刘艳杰,周玉都.河北廊坊地区一次持续重污染天气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9).
  [12]苏兆达,白龙,梁岱云.近15年南宁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17,36(3):826-834.
  [13]Schichtel B A,Husar R B,Falke S R,et al.Haze trends over the United States,1980-1995[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1,35(30):5205-5210.
  [14]Doyle M,Dorling S.Visibility trends in the UK 1950-1997[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2,36(19):3161-3172.
  [15]王明洁,张蕾,张琳琳,等.基于精细观测资料的深圳不同季节霾及其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2):3562-3569.
  [16]丁一汇,柳艳菊.近50年我国雾和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湿度的关系[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1):37-48.
  [17]一次持续性区域雾霾天气的综合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1,28(5):871-878.
  基金来源: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800590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8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