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学内容:
  歌曲《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调式等音乐要素,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对歌曲《凤阳花鼓》的学习,辨别民族五声调式;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
  3、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凤阳花鼓》。
  2、歌曲中切分音及衬词的演唱及表达。
  3、歌词的编创。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唱歌
  《茉莉花》《编花篮》这两首歌是我们学过的民歌,一首是江苏民歌,一首是河南民歌。
  二、引入
  1.今天我们来了解学习安徽民歌,学习之前讨论一下,大家对有安徽特色的事物知道哪些?
  A安徽简称 皖
  B五A级景区 黄山 迎客松
  C黄梅戏《女驸马》《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师演唱)
  2.历史上淮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四处逃荒,沿途乞讨,走哪唱哪,以唱花鼓戏来讨生活,旧社会的凤阳花鼓是乞讨时唱的一种小调。
  三、新课教学
  1.欣赏视频《凤阳花鼓》歌舞片段,介绍双条鼓,观察双条鼓的演奏方式。
  2.双条鼓,起源于明清时期安徽凤阳地区,表演者单手持鼓另一手持两根鼓条击鼓面,由此得名,表演时边唱边敲鼓。
  3.初听范唱,提问学生
  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句?
  练一练唱一唱,用lu模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曲,提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5.解决乐句中衬词的唱法
  板书“得儿 飘得儿 飘飘铃铛 飘飘飘一得飘”,请学生进行模仿,每一组进行模仿比赛。
  6.重点解决歌词“单会”“别的”“手拿着”切分节奏的准确唱法。
  7.检查学唱情况,师生接唱游戏。熟练后男女生对唱。
  8.视唱曲谱,采用以词带谱的方法。
  9.引导学生发现旋律唱名中没有fa 、si ,引入五声调式的学习。
  10.唱谱时找出旋律发展的特点,前乐句的尾音和后乐句的首音是相同的。这种创作手法叫“鱼咬尾”。
  11.歌曲是4/4拍,用声势节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强弱规律的体现。
  四、拓展教学创编歌词
  1.“我唱我歌”,教师出示自己的作品
  “说宝鸡,唱宝鸡,宝鸡是个好地方,自从改革开放后,一年更比一年强。”套用《凤阳花鼓》的旋律演唱。
  2.由学生分组自己创编
  3.用同曲换词的方式分组演唱,展示创编的歌词,选出比较精彩的一组,大家齐唱。
  五、小结:
  这些民歌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朴实的像山间的一缕清风,记录着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瑰宝,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展下去,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