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及培养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知识迁移的重要性
  2017年新修改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小学阶段数学的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开设不同领域的课程。尽管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以及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特点等各种因素,但也造成同领域知识分布的零散化。这迫使每一位教师需要研读分散于每一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挖掘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知识体系。虽然学生们能很容易得学到在教材中呈现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点,但是概念的形成,法则的理解,公式的推导,性质的应用以及数学的思想却都是隐藏在庞大的数学知识树的根部,这就是需要教师去发掘,并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感悟和形成组块。例如,在同一课程内容下,“数与代数”中加、减法互为逆运算,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除法、分数与比的区别与联系;“图形与几何”中,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立体图形之间的转化、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转化;“统计与概率”中,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在不同知识领域之间也存在知识的迁移,如扇形统计图就是在对扇形和统计图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因此结合新课改中对于四基教学的要求,四十分钟课堂要有效率,那么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思想和方法是老师们最有效的举措。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于“数与代数”中计算内容的编排是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一上是20以内加法;一下是100以内加减法;二上是表内乘除法;二下是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三上是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下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四上是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下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定律;五上是小数的乘、除法;五下是分數的加、减法;六上分数的乘、除法。从整数的运算到小数、分数的运算,从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到运算定律的使用,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教学内容在教材上的分布是分散化的,但是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数感的塑造是目标明确的,阶段清晰的。新知识点都是以旧知识点为基础和依托,利用已有知识点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拓展和延伸。
  “数与代数”中可以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空间与图形”中,老师引导学生产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产生转化思想,那么效果也是事半功倍。例如,《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由学生独立思考,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对于这个从未探究过的图形面积问题,学生会调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将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联系起来,知识的迁移在这时对于学生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拼一拼等形式发现三角形可以转化为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从而对比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S=ah÷2。
  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解决其他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也就水到渠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在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凸显知识迁移的思想方法
  二、迁移能力的培养方法
  1.渗透迁移思想
  对于一门课程思想的理解,决定了一个人在这门学科上的思考角度和处理方式,掌握数学思想就是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向盘”。因此,新课改后,课堂教学已将授课目标由知识点的传授转为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这也给每一位老师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备课,还要备人,在挖掘出隐含于基础知识中的数学思想的同时,于课堂上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问题的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2.培养概括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迁移的前提就是概括。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在两种学习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因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理解越深刻、越条理、越系统,真正转化为自己经验的过程也就越熟练,对于问题发展的方向思考角度也就越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整理所学的知识,搭建所学知识成为体系完善的知识树。
  3.创设迁移氛围
  迁移产生的条件是两种学习情境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学习情境中具体内容和元素越相似,一种学习就越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教为引,在课堂中创设易于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的情景,使用教学模具增强现实感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挖掘新旧知识点之间的相同因素,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知识的整合和优化,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学生知识理解扎根于思维深处。
  4.强化合理训练
  迁移产生的前提是对于已有知识经验记忆的深刻,那么加强已有知识经验的训练,使其能熟练应用、融会贯通,就成为培养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如果仅仅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题和训练,那么学生的思考是浅尝辄止的,掌握的迁移能力也只是表象。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典型的教学资源,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转化,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的思维活性不断地得到激发,直至成功塑造学生灵活和发散的逻辑思维。
  三、结束语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这也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艰巨的历史任务,老师们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不但要使学生学会知识点,更要学会如何学知识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具备适应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基础的迁移能力的小学生,才能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时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需要继续努力,为学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迁移能力进行更好的研究和思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5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