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以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首要任务,一个好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全新的知识,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其进入更佳的学习状态,所以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入课程,以便学生面对全新的知识时能够结合旧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导入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9-02
  本文详细探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时遇到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意见,从而逐步降低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排斥心理。
  一、小学数学新课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缺乏兴趣
  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那么他们在新课学习时就会出现无法跟随教师教学进度的现象。为了有效地控制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教师必须保证在新课的导入阶段就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高强度的兴趣,为后面更高强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过程中,较为显著的问题是学校对于现实生活的认知还是不够深刻,学生在学习之中,比如进行角的知识的学习时,如果学生对于日常生活观察仔细,就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学会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理解,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学习,尤其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应该要注重数学理念和实际操纵应该要结合在一起并且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慢慢产生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逻辑能力。之后还能够更加有效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三)教师对于新旧知识处理不够连贯
  数学知识都是具有连贯性的,我们在新知识还有旧知识之间要主动帮助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因为数学的连贯性所以新科在导入的时候应该具有承上启下的套路,新课导入的方法确实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有助于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任务还有帮助学生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去考慮和确定,我们在新知识还有旧知识的学习之中可以复习还有不断地巩固现有的知识,教师能够用旧知识把新知识变得更加简单。
  二、秉持温故而知新的心态去面对新课导入
  (一)数学知识连贯,如果缺少一节就会造成连锁反应
  数学科目中的知识都是有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时一定不能够忘记之前的知识学习,尤其是对于本身数学概念不够强的人一定要学会温故知新,这种温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如果对于题目足够活跃的话也能够帮助学生开始提问,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能够不断的复习旧的知识,能够用旧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体现了数学的连贯性。
  (二)多媒体使用能够帮助学生高速运转自己的思维
  多媒体教育也应该彻底实行。比如很多数学的知识原理都能够通过大屏幕教育给学生,如数字中农历新历的运算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使用的不断普及,电脑已经走进了各家各户,电脑多媒体的使用在课堂上也不算少见,我们在教育上还有多媒体等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尤其是在庞大的网络资源还有教育方面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升更大的方便,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产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学生也能够变得更加乐于听优雅的音乐,学生在短期时间内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更好的学习,庞大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明白如何将自己的思维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
  (三)新课导入也要以训练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数学的学习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注重联系练习,比如一天起码练习10-20道具有难度的数学题目,那么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学会关注自己的数学素养,并且不断的借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也会更愿意学习,并且在短时间内能够激发、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新课导入的生动性,以“帮助学生获取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以“课堂的主人”这一身份融入其中。教师还要协助学生成为合作伙伴,使其能够在预习的起步阶段就能够巩固基础,为以后高强度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除此以外,课堂导入还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对于之后的学习认知起到更加固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辉.浅议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J].中国教育出版社,2016(11).
  [2]王鹏.新课导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作用[J].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