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扬名:教育需要留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做注意力研究时,我发现不少父母很担心孩子患上多动症,怕孩子读书做事分心。他们希望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不要贪多导致无法专注和深入。有意思的是,除了注意力要“少而精”外,父母在其他方面追求的却是“多多益善”。也正是这种越多越好的心态,使得父母和孩子都身心疲惫,却效果不佳。
  信息爆炸时代的学习焦虑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做父母是要学习的。毋庸置疑,这是件好事,对孩子负责,也是不错的自我成长。但,挑战也应运而生。
  一方面,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父母可以学习的渠道很多,想要学的内容也很多,生怕漏了什么就没法好好养孩子了。不少人从准备要孩子就开始买各种育儿书,从胎教到婴幼儿护理,从兴趣培养到家教方法。有一个准妈妈刚知道自己怀孕,就立刻买了百八十本育儿书,“买少了不够用,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孩子剛出生,父母就开始研究各式早教,琢磨着到底是选蒙氏还是选七田真。有的恨不得那边孩子刚呱呱落地,这边就已经把幼儿园选好了。
  不少父母还紧跟时代发展,将手机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你身边有年轻的爸爸妈妈,尤其是妈妈,不妨拿出她们的手机看一下,看看是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关注了很多公众号,且10个中有9个是育儿号;第二,微信群消息不断,好像谁手机里要是没几个育儿群、家长群、学习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父母的;第三,各种育儿微课、音/视频课程的提醒响个不停,管它有没有用,先听了再说。
  有个新手妈妈的表现就很有代表性。她每天守着手机,随时关注哪个大V说了什么,拿个小本记下来;盯着哪个群里又有新团购了,只要是孩子需要的,多贵都舍得买;闹钟一响就得赶紧去听课,还得学习英文歌,给孩子进行英文早教,虽然她的孩子连一岁都不到……当妈妈不到一年,她就已经非常焦虑和疲惫了,“都说当孩子累,我觉得当妈可比当孩子累多了!”
  另一方面,父母的确学了很多,可学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带不好自己的娃。信息太多意味着丰富,也意味着标准多。标准越多,就越容易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书上说3个月大的孩子应该有14斤,可我家宝宝才12斤,是不是发育不良?”“老师说宝宝睡不好是因为缺钙,有什么补钙产品推荐吗?”拿这么多“标准”养孩子,恐怕没有一人能完全达标。
  不仅如此,繁多的信息中,有重复的,有相互矛盾的,还有些只是个案,缺乏普适性。如果没有很好的甄别能力,很容易出问题。一个妈妈买了很多婴儿饮食的书,看了很多节目,也听了很多课,有的说这个不能吃,有的说那个不能吃,她照单全收。结果,孩子的咀嚼严重发育迟缓,牙齿刚长出来没多久就开始脱落了。
  还有不少父母,懂得越多越不知道怎么做。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的倾诉:“婴儿哭闹,我该不该抱?抱了,是否会形成条件反射,从此以哭闹来赢得父母的关注?不抱,是否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日后缺乏自信心?有的说第一次,哭一分钟后抱,第二次,哭五分钟后再抱,以此递减。有的则说一哭就应该抱,因为这说明了他有需求,理应得到满足。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可以看出,这个妈妈是学了很多知识的,但也迷失在了知识里。她完全以外来的信息为参考,却忽略了自己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真实需求,以至于对抱不抱这件小事都表现得无所适从。
  初为父母,我们都会焦虑和不安,广泛涉猎是个很好的方式。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限性,当你花了那么多精力研究各种学派和理论时,也就无暇顾及孩子的真实反馈了。其实,就算不是育儿专家,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父母。所以,在海量的信息中,父母要做的不是什么都抓着不放,而是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综合评估,从中筛选几个跟自己和孩子相匹配的。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地补充和修正。表面上,我们只选了一两个,错过了更多的,但实际上,当你不断深耕并在执行中调整时,反而能收获更多灵活的、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父母给孩子的太多
  在隔代抚养中,老人经常会不停地追着孩子喂饭,希望孩子多吃;天稍冷一点儿,就给孩子加很多衣服。对此,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很反感,觉得老人给孩子的太多了,远超了孩子的需要。有趣的是,他们一边阻止老人给太多,一边又放纵自己给很多。
  最常见的是给孩子很多玩具。只要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得有;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全都买下来,有个爸爸就说:“不能让孩子有匮乏感,又不是买不起。”这么做的结果是,孩子确实如父母所愿,没什么匮乏感,不过因为玩具太多,他对哪个都是三分钟热度,有的玩一次就扔了,有的连包装都没拆就嚷着要买新的。
  不少父母还会给孩子买很多童书,关注很多大V,恨不得推荐什么买什么。培养阅读能力是好事,但太多就会过犹不及。有个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带儿子读书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一开始,她拿一本书变着花样给儿子讲,他很喜欢,最后能一字不漏地复述下来。见他这么喜欢读书,她便拿出了十几本读物。结果,面对这么多书,孩子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看看那本,一周过去了连一本都没读完。
  太多的玩具、童书、零食、衣服……往往意味着刺激太多,如果想要获得同样的快乐感受,就需要更大的刺激,孩子就会要求得更多,比如不断地索要新玩具等。而父母给得太多,孩子得来太容易,更不懂得珍惜,比如走马观花地看书、随意丢弃玩具等。更重要的是,在过多的干扰下,孩子很难专注,无法进行深度探索,对注意力和想象力都是极大的破坏。
  以玩具为例,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在玩儿玩具,而是被玩具玩儿。因为很多玩具都被设定了玩法,孩子不需要有太多的思考,机械式的操作即可。而且,他还没玩儿腻呢,父母就给换新的了,根本没机会做一些主动探索。相反,适当的“少”反而会激发孩子。我在美国住过一年,当时家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副扑克牌。我们就一起玩儿扑克牌,研究了很多不同的玩法。后来,我做注意力研究,扑克牌游戏也成了改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完全不给孩子东西,而是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既不能什么都不给,也不能什么都给。具体如何把握,要因人而异。这里分享下我自己的做法供大家参考。我有两个孩子,大宝出生时,给他买了很多玩具,可他并没有表现得很热情。二宝出生后,我就没有特别多买什么了,他就玩哥哥的玩具,反而更充满了热情,还很擅长开发新玩法。观察到这一点后,我特意选了一些有延展性的玩具,比如一个玩具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玩法,二宝非常喜欢。   当然,小孩子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一进商场很容易有买买买的冲动。为此,我们协商好每次只能买一个玩具。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也不会买太多。他们往往会认真比对,从很多备选项里筛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如果这次没有喜欢的,可以累积到下一次换个大一点儿的。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孩子的选择能力和忍耐力,也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真正的喜好。
  另外一个好的方法是,几个家庭可以买不一样的东西进行交换。有些也不一定都要买,现在有专门出租玩具、绘本的公司。这些看起来都是少的行为,但却可以收获很多,包括分享的精神、交换的概念以及共享的经济学等。
  教育需要留白
  很多父母對教育的理解是,想有好的成绩,就必须有更多的作业和更多的辅导班。刚实行减负的时候,老师不留作业了,很多父母就很焦虑,自己想办法给孩子留作业。孩子哪门成绩不好了,父母就赶紧报各种补习班。有个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妈妈就给他安排了每周一次的补习。寒假到了,孩子很开心,以为终于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妈妈也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多加几节补习了,把每周一次改成了每天一次。结果,补得越多,孩子越不想学,成绩也越差;成绩越差,妈妈就补得更多,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被塞得太多太满,也是很多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不少学校开始不那么“唯学习成绩论”了,但却变成了另一种较量:看谁的综合素质更强。于是,想进好学校,大家就比谁更厉害。你会绘画,我比你多一个弹钢琴;你会弹钢琴,我比你多一个跳高。比来比去,越做越多。前段时间,上海一个5岁小孩申请小学,就拿出了一份长达15页的简历:2岁开始听唱诗词,已会百首古诗;3岁前,英语书的年阅读量就超过100本,5岁已超过500本;4岁起每周踢2次足球,围棋已经取得11级证书;4岁半开始学钢琴,准备考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钢琴考试第二级……很多人感慨:“比我们找工作的简历都好!”
  我不确定这么做,有多少家庭能负担得起,孩子到底能吸收多少。至少在台湾,我见过很多父母为不能做更多而焦虑不已,很多孩子因为被要求太多而倍感压力,表示很想回到“一考分高下”的时代。“一考定终身”固然问题很多,但越来越多的考核是否就完美无缺了呢?大脑之于人就像CPU之于电脑,同时运行很多程序的时候,它会发热,还会卡。只有减少一些程序后,它的运转速度才会更流畅。
  不管是越补越多的补习班还是越上越多的兴趣班,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只要不停地学,就会不断地有收获。可是,果真如此吗?在电影《小王子》中,小女孩完全生活在妈妈的人生计划表中,每天几点起床、吃饭、睡觉、学习全都安排上了,满满当当。表面上,小女孩学了很多,成绩也很优秀,可一场入学面试却戳穿了一切。面试官问:“你长大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小女孩从没想过的,她早就被各种安排填满了,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思考了。
  在养育大宝时,我就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作业就让他赶紧写作业,没作业就给他报个补习班,没有补习班就拉着他去外面走走,总之,时间宝贵,浪费有罪。大宝就这样每天被硬拖着做各种事情,而他自己一点儿都不积极。后来,我意识到他的抵触情绪,就找他聊天。他说:“我就想有那么一天,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可以吗?”什么都不做真的可以吗?虽然有很多担忧,但我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个周日,没有作业,没有补习班,也没有家庭活动,但大宝并没闲着,他拿起笔写写画画,竟然还研究出了一个全新的纸上小游戏。在那之后,我们减少了大宝的课外补习,保留了他最喜欢的一个。家庭活动也增加了一些无目的的漫游,在游玩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比以往增添了更多惊喜。
  俗话说“三分养育,七分等待”,教育是需要留白的。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思考、吸收和实践的时间。而且,人在放空的时候,才不会那么焦虑,有些东西也会无意识地冒出来。大宝放空后研究出了纸上游戏就是如此,很多欧美人喜欢度假也与此不无关系。后来,《小王子》里那个小女孩跳出了被塞得满满的生活,开了个小差,和老爷爷开启了一场神奇之旅,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找到了她自己的方向。
  很多时候,教育背后隐藏的是父母的焦虑。父母要先对自己的生活做个整理和卸载。比如现在很忙,就要去思考哪些忙是没必要的。可以把一周或一个月的日程列出来,逐个问自己这件事是不是必要的,如果是,打钩;不是,打叉。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是不必要的。允许自己去放空,只有当自己处在一个卸载的状态时,才有机会去思考。当父母把自己整理好之后,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3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