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众所周知,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地参与的热情激发出来,去获得知识,训练智能,完善人格,体现价值。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艺术地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程改革新的背景之下,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平等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合奏者”的角色,淡化自己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改变过去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发布权威结论或答案的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交流。
要真正地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着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既当良师,又当益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体系
在平常工作中,班主任将任务交给班长,班长再将任务交给组长,由组长负责落实。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就由组长负责检查,小组讨论改正,语文老师最后进行讲评。整个教学过程和工作任务完成起来,既轻松愉快、民主和谐,又速度快、质量高。遇到不合群的学生,那就要及时跟他交心谈心,了解其产生孤僻性格的真实原因,让他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如果出现个别成绩差的同学,那就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以好带差,及时补上落下的课程。针对留守儿童多的农村小学,随时进行家访,跟各位家长保持沟通联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三、广辟教育途经,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老师务必充分利用教材、教学图片、实物、投影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在教学历史故事类内容比较枯燥、较难创造情境的课文时,首先激趣,在教学前,我首先让学生利用自习课时间欣赏影片片段,让学生初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学习课文时,学生就会将影片和课文相对比学习。这样,学生通过映证、对比,自然或不自然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当然,课堂学习氛围就更加和谐,更加活跃了。
四、灵活运用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兴趣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灵活运用方法为手段,去努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教材提供的信息,可以让学生在画一画、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评一评等多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完历史故事类适于表演的课文时,采取了演一演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回家准备在练习课上进行表演。学生在准备表演过程中,要去熟悉课文,理解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思想感情。这样既起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更多的学生表现自己,敢于表现自己了。通过表演课的表演,不但改变了以前沉闷的课堂氛围,而且由于学生在表演课中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在阅读教学中愿意思考,敢于举手发言了,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了。再如在教学旅游类课文时,可采用让学生画一画的活动方式。预习课上,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游览地的游览图,结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要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只有不断变换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有新鲜感,从而增强其参与的兴趣。
五、创设情感互动情景,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老师感动。”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教师一起对学习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互动交流。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故事时,让学生了解圆明園被毁前的辉煌和它是怎样被毁灭的,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我将这两处作为情境教学的切入点,在阅读课文时必须进行感情移植,朗读圆明园被毁前的辉煌部分时,我的语气是自豪而激昂;学习被毁部分时,我的语气却是惋惜而愤怒的。通过教师饱含深情的话语,再配上录像,感动了在座学生,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感情共鸣。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总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务必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引入到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投入进去,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所在,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作者简介:王绍美(1982.11—),本科文化程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6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