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教师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危害及消除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逐渐减少,然而教师的暴力语言现象却呈上升趋势。教师的语言暴力伤害的是学生的心灵,它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伤害性、迟缓性、扩散性等特征,对学生的危害可能会影响终身。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教师暴力语言的危害,并提出了消除教师暴力语言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师;语言暴力;心理伤害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诉诸于口头或书面的暴力行为,它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
  一、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
  教师的语言暴力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它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教师的语言暴力伤害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智力、认知等方面尚未成熟,使得他们成为教师语言暴力攻击的主要对象。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受到语言暴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无法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尤其是如果语言暴力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负面评价的时候,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出现怀疑,进而对语言暴力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认同,最后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语言暴力的影响下,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教师的语言暴力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学生如果受到教师的冷遇或讥讽,在心理上就会与教师产生一道鸿沟,时时戒备老师,疏远教师,特别是某一学科老师的语言暴力会直接浇灭学生对这门课学习的热情,最终导致对这门功课失去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道德品格形成的影响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立德治的重要时期,他们在个性心理品质上所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是小学生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从道德品质到每个生活细节,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缺少分析能力,他们的模仿能力更强,这个时期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最重要,所以教师就应以实际的道德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给学生以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语言暴力无疑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学习模仿信息,而这种错误又是小学生所无法辨别的,进而会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三)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的暴力语言给学生留下的是一种内在的创伤,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由于社会成熟度不高,意志比较脆弱,经受不住来自教师的精神摧残。当教师对学生使用“你这个白痴”这样的话语时,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们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中没有好感,老师不喜欢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师的暴力语言伤害的是学生的心理,这种伤害不像身体的伤害那么容易被察觉,但是它的伤害力却是严重的、持久的,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一辈子的前途和命运。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消除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职业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教师说过:“我们不仅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要教育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做学生的表率。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品格修养尤其重要。”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关爱尊重,宽容认同,学生的心智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点拨,学生的品格需要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立足自省。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应该善思,每天都应该有相应的时间来回顾自己的工作,以督查的身份来考查自己的行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研究教育艺术,不断反思自我,纠正自己存在的错误习惯。教师注重自身修养,是远离语言暴力,给学生一个利于健康成长的文明校园的必然要求。
  (二)健全教师的心理教育机制
  教师的心理问题是影响教师语言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其他人一样,工作竞争、教育责任、社会舆论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不能得到舒缓就难免会带到教学工作中来,也就难免会出现语言暴力现象。因此,全社会应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内在环境,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了健康的情绪、平和的心境,教师自然就会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无知,更不会将自己的不满无缘无故地迁怒于学生,从而遏制教师语言暴力的发生。
  (三)改革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制度
  虽然这几年搞新课标,鼓励教师们搞创新,但对教师的评价却还遵循应试教育的一套,对教学的评价还是完全按照学生的分数。在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和以学生的分数为基础的评价体制下,想要杜绝教师的语言暴力很难。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借鉴,根据该理论,我们应该抛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学生的重点。因此教师应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但是要使教师从根本上改变对学生的评价,还需要整个国家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制度,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使教师语言暴力在师生之间愉快的环境中消声灭迹。
  (四)健全教育法制建设,规范教师用语
  近年来,在教育的实践中,教师体罚行为之所以显著减少,是因为国家对体罚行为以法的形式做出规定,并且有明确的处罚措施。不難看出,要减少或预防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就应像对待教师体罚行为一样,要引起立法机构、学校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制度上保证减少或预防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众所周知,语言暴力问题目前是不受重视的。对于这类现象的处理,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查处不力导致了罪责意识的淡化,以致侵权现象多次发生。面对教师的语言暴力,不能因事小而不为,要积极鼓励家长和学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才能有效地遏制语言暴力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马春艳.教师语言暴力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9.
  [2]聂桂兰.张霭云.对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理性思考[J].修辞学习,2008(1).
  [3]王红梅.关于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学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6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