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95块整体加密调整部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十三五”以来,大民屯凹陷勘探已进入中高成熟勘探阶段,储量发现难度逐年增大,资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开发部署的需要,此次研究针对S95块低渗透砂岩油藏,重新认识油藏特征,开发评价,对老区进行整体加密调整开发,有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关健词:冷伤害;合理井距;整体加密
引言:
部署区位于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静安堡构造带S95块。为一断裂背斜构造,呈北东向,长轴6.8km、短轴3.3km,北东向倾角3-5度、北西方向倾角7-9度。区块5条主力断层将全块分为6个IV级断块,其中J74块、J17块和J43-69块为主要含油断块。
1、项目背景
(1)原油为高凝油,冷伤害严重,导致注水压力过高
S95块原油凝固点高,长期注冷水开发,注入水到达井底的温度只有47℃左右,低于析蜡温度,注水井井周结蜡堵塞孔道,造成注水困难。。
(2)储层物性差,注采井距大,不能建立有效的驱动体系
目前S95块井距大,物性差,难以形成注采对应关系。目前300m井距注水基本不见效,累注5万方以上注水井周边油井普遍表现为低产液、低含水。缩小井距、注水见效明显。
(3)注水冷伤害严重,注水井热注效果好
J37-65热注以后配注由30m3上调至50 m3,水井注水压力稳定在15MPa以下,见效井J36-64井和J36-66井产液量和产油量均有所上升,S95井由于井距过小导致含水上升快。该井组进行热注后,阶段累注量、阶段累产量均增加,表现出较好的热注效果。
(4)侧钻井效果显著
S95块为低产低渗砂岩油藏,油层连通程度低,储层厚度较大,砂体比较集中。在侧钻井选井上主要考虑油井井间距离、剩余油分布,水淹状况及周围油水井生产情况等,为我们此次整体加密调整研究提供部署依据。
2、项目原理
调整部署方案研究工作首先消化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地震、测井、地质资料对区块的地层、构造、储层及油藏特征进行研究,找出有利区域部署调整井,并对部署结果进行论证、评价,最后编制加密调整方案,提出井位部署建议。
3、加密调整部署地质研究
(1)地层特征与划分
选取典型井,建立岩性、含油性与电性关系;通过取芯井建立平行沉积走向和垂直于沉积走向的骨架剖面,依据试油度系成果和测井解释结果进行油砂体对比,对比时运用标志层、特征曲线(SP、Re)、小范围内厚度控制三结合的原则对比油层内部的夹层,划分出其层位及分布状况,在油层连通体中扣除夹层。应用上述方法使沈95块油层对比结果与小层对比吻合性较好,将目的层S34段共分为3个油层组、5个砂岩组,16个小层。
(2)构造描述
本次研究应用井斜、井位校正和标准化后的回放测井进行小层对比,极大地提高了本区构造识别精度,通过S95块精细地层对比而编制的构造图显示,本区总体为轴向近南北向的较开阔背斜构造,构造枢扭由南向北倾伏,在南部即构造顶部地层较缓,倾角2-3°,西北部较陡,地层倾角4-8°,构造幅度约400m,该背斜又被多组不同级别的断层切割,使该油藏分解为不同级别的小断块。。
(3)测井二次解释
根据试油和生产结果,对研究区井重新进行了分析,选取部分经试油证实了的具有代表性层段的测井值,制定出新的测井解释标准。并利用深侧向和声波时差建立的电性解释图版。其中根据电阻率和储层的物性条件分为油层、差油层、水层和干层。从图版上可以看出油层和水层分界特别明显,而低产油层和干层分为物性差、含泥重两种情况。经过对北块新解释116口井的统计,其中油层有109层,共338.5m;低产油层有324层,共905.3m;干层有426层,共1255.3m;水层有116层,共413.3m。
(4)沉积特征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沉积体系研究是进行储层宏观描述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决定了储层砂体的厚度、几何形态及空间变化规律。沉积相尤其是沉积微相类型控制着砂体发育与展布、储层连续性及连通性、储集层物性等,从而控制地下流体运动和剩余油的分布。因此,开展沉积微相研究是剩余油分布预测研究的关键和基础。而岩石物性往往受岩石类型、沉积环境及后期改造控制等因素共同控制,沉積作用是影响砂体物性的主要作用,后期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的改造同样较为重要,而成岩作用又受沉积作用控制。
(5)油层分布特征
油层平面分布受构造、沉积相带、储层物性等多重因素控制,各个井区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主要受构造影响,为岩性-构造油藏。
纵向上油层主要集中在II油层组下段和III油层组上段,含油井段长度一般在10m~100m,单层厚度一般在1m~10m。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砂体分布特征,砂体连片分布的特点S24块、S161块主体砂体厚度大扩区砂体厚度与主体部位相当。层平面分布受沉积相带、储层物性和构造等多重因素控制,各个井区有一定的差异,油层厚度在10m~60m之间。在东北部的静17井区和西部的静29-57井区油层较为发育,均超过60m。沿物源方向往构造底部位油层逐渐变薄,反映了油层发育受沉积环境控制的特点.
(6)储量动用及产能特征分析
但北块边部井均有产能,越往区块高部位单井产能越高,且北块表现为近井地带强水淹,大部分区域弱水淹。南块单井累产油大于北块,部署区域周围老井产能较大,其余老井累产油均过万吨。
(7)注热水驱可行性分析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水驱高凝油的特点,前人开展了三种类型实验,一是取平行样品分别作不同温度水驱油实验四块;二是同一块岩样开展不同温度水驱油实验,共七块。三是采用模拟长岩芯开展不同温度水驱油实验。得出驱油效率随试验温度升高而升高,低于析蜡温度驱油效率急骤下降,温度变化影响驱油效率的变化。
综合以上分析,温度对高凝油驱油效率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高凝油驱油效率提高,含水上升较慢,水驱油效果变好。
4、结论
该项目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在S95块部署调整井68口,其中油井51口,注水井17口。
(作者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沈阳采油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7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