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软件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职与本科衔接实现“3+2”贯通分段培养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构建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软件工程专业“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高职与本科 “3+2”贯通分段培养 软件技术 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开展了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以下简称“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招生试点工作。利用3年时间遴选200个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能力。课程体系要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确保适合按专业长线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性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2”贯通分段培养的学生前三年在职业学院学习,经转段考核测试合格后,转入本科高校进行后两年学习,符合毕业条件拿到本科文凭。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威海职业学院2013 年首次尝试与烟台大学实施“3+2”合作培养,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性人才为目标,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探索依据。目前已招收2013级-2018级六个年级约500名学生,其中,已有三个年级约220名学生顺利通过转段考核,进入后两年的学习,已有一个年级75名学生完成后两年的学业,顺利毕业。
  1构建教学体系
  1.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基于省教育厅对“3+2”贯通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双方院校通过对软件工程行业人才素质要求、职业岗位设置和行业发展动态等进行调研分析,明确了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具有自主學习和使用先进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的能力,熟悉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测试和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具有软件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
  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将依据对接产业、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的原则进行。依据工作任务要求确定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依据学生职业发展途径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推动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根据软件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习载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确定课程体系
  高职与本科“3+2”贯通分段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衔接,课程衔接的核心在于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威海职业学院与烟台大学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依据对接产业、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的原则,分别设计了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保证两个阶段的教学体系衔接贯通。
  公共课、专业课和其他课程的结构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课程列表左侧为高职阶段课程,右侧为本科阶段课程。高职阶段完成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重基础、强实践”,为本科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科阶段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重专业、强理论”,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前续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性发展,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2加强教学管理
  2.1优化教学模式与团队
  一是教学团队建设。为确保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顺利进行,威海职业学院与烟台大学双方各自确立了以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为组长,以教学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为成员的专项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对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要求、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方式、实习实践、考核要求等都进行了详细设计和论证。双方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统筹兼顾两个阶段的课程衔接、贯通与融合。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双方院校选聘优秀的、企业实践技术能力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贯通培养班级的专业课任课教师。高职阶段要求“重基础、强实践”,任课老师在授课方面侧重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科阶段要求“重专业、强理论”,任课老师在侧重专业理论提升的同时,凭借学生前期积累的实践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专业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实战性强的课程可采用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和企业相结合方式,发挥企业行业经验丰富的优势,进行联合实训,企业提供教学资源、实际案例,学校提供学习场地,协调安排学习过程。
  三是改革教学模式。双方院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改革。实践性强的课程以实验室为中心进行授课,营造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以《软件工程概论》课程为例,开展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沿着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这条由简单到复杂的主线,递进式地提高学生的技能。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学生是学习工作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各个环节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依据任务书在完成指定任务时,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储备知识的应用,在实践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进行,教师逐步由幕前退到幕后,学生随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逐步走向前台,并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2.2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完善质量管理文件体系,构建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网格式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双方院校针对“3+2”贯通培养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规定,以确保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保证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的质量。二是加强专本联合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建立联合督导小组,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巡查,加强过程考核,强化质量监控和评价的有效衔接。三是加强网上评教评学,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教师进行网上评学,教师与学生通过互评,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3合作双方开展教学研讨会
  双方加强联系,定期交流。每学年烟台大学教师到威海职业学院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介绍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每学期双方要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和师生座谈会,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衔接、学生培养、转段考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教学管理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不定期通过与班级班委交流、走进课堂教学一线等方式了解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将多方面获取的学生课堂课后学习、理论实践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开展教研室活动集中讨论、深入分析,对课堂上存在的不足部分,要建立整改机制,并定期查看其整改情况。双方互派老师进行课程交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合作,以保证前后课程的顺利衔接。
  3结束语
  威海职业学院与烟台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高职-本科“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诸多有效尝试。通过构建高职与本科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为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的培养起到示范作用。
  基金项目:2016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项目:高职-本科“3+2”对口贯通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研究(面上自筹,编号C2016M045)。
  参考文献
  [1] 张祖华,丁泗.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3):27-28.
  [2] 刘慧娟.高职与本科会计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
  [3] 徐广舒.高职与本科土建类专业“3+2”分段培养方案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