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思维是推动事情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学生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小学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素养,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途径
  创新是推动国家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抓住良好时机,创设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不断进行创新。
  一、重视启发引导
  小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还不够成熟,年龄小,思维活跃,善于想象,具备多变的想法,这是与生俱来的创新潜力,需要教师去挖掘,不断的启发与引导。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不是将自己总结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学生的热情才会逐渐被调动起来,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两位数相乘”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在一次班级聚会上,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5箱酸奶,每一箱里有18瓶,那么学生一共可以喝到多少瓶酸奶呢?让学生去猜测、去想象。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答案,必须要算出来15×18的结果就好了,然后引入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好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逐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了解问题的本质特征。
  二、教师自身学会创新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师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支撑自身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以知识传授为核心,是大多数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特别是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很难长时间全神贯注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教师的指导,并不是完全掌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是手把手的教给学生,教师要从“教师为主,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变为“学生主体,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思想,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创新的关键就是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从多个角度与思维来看待问题。发散思维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缺少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无本之木。依据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统一问题。长时间的训练下,学生的发散思维会逐渐增强,创新意识也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例如,学习“分数应用题”的时候,给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与读一本180页的书,前三天读了全书的五分之一,照这样计算,读完这本故事书需要几天”。学生理解问题之后,分别给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题多解,学生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
  (一)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在教学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些结合图形,呈现这些图形的具体特点,让学生想象以下生活中这些图像的具体事物,回家去找一找。学生在家里找到了,药盒、足球、水杯等等,分别对应不同的几何图形,很好的理解结合图形的特点,教学效果非常良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的廉洁起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习之用的目的。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他,体验到知识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进行分组讨论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思维能力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发展。例如,在学习应用题一题多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每隔小组选择两个带便进行讲解,一个学生将自己小组讨论的过程讲述出来,另一个学生将自己小组认为的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展示出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开动脑筋,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逻辑能力都得到培养,总体上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节课的时候。将铅笔用卷笔刀削成圆锥形状,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圆锥和刚才的圆柱有着什么关系?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然后接下来接着进行提问:”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着什么关系?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得出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其他品质的发展,至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更是很少被关注。因此,教学中不仅仅要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闪光点,触动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遇到问题多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找到方便、快捷的方法与途径。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铁丝恰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若是改成一个宽是6厘米的長方形如何解决?”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按照常规方法解决的,就是(8×4—6×2)÷2=10厘米,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教师可以给与肯定,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正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引导学生得出更好的办法,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去思考问题,逐渐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龚玉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J].新课程,2015,(12).
  [2]  张海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2015,(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