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缺乏亲情,心理自卑、胆小怕事、性格孤僻;悲痛、厌恶、焦虑、忧郁;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遇难而退等。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尝试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谈心+关注;引导+鼓励;教育+帮扶;定规+合作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改善。
  关键词: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 引导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农村学生的父母离家外出经商、务工,用勤劳和汗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他们的孩子却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相隔甚远,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一)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
  1.自我中心意识过重
  大部分留守学生父母在外,什么事都要顺着他,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意,就闹个没完。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
  2.缺乏亲情,心理自卑、胆小怕事、性格孤僻。
  我班留守儿童多在10—12岁之间,正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老年人管理下的留守学生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人际沟通渠道和情绪发泄情绪不够畅通,当他们感到郁闷压抑的时候,难免会选择较为负面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我班大部分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
  4.有的学生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遇难而退。
  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家庭教育缺乏、教育监督落后和父母的期望值较低,不少留守儿童由于思念父母、家庭温暖不够等,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成绩基本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二)解决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四条策略
  1.谈心+关注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教师做到了“三多一点”,即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多一点问候。对留守学生多加关注,多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使孩子端正了对事对物时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
  案例一
  该班周**家庭经济富裕,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个学生经常以各种借口不来上学;同学关系紧张;对批评反应强烈。对各种活动参与意识淡漠等。经过近一年的教育引导,该生变化甚大,基本改变了以前的不良性格和习惯,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并能自觉维护班规校纪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奋踏实,有时还能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
  体会:对于周**的教育没有结束,还有更多的“留守学生”在等待接受教育。“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来关注。
  2.引导+鼓励
  从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和活动着手,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时,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创造了条件让他获得成功,再慢慢引导、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并教给他方法,使他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树立自信心。
  案例二
  我班学生倪**,上课总是不能安分,作业几乎不缴,老师无奈。在学习抽象、有一定的难度的内容时,我担心他不能理解,遂每日利用午休,将当天内容帮助他消化一下,并帮助处理课后作业。连续干了两个星期,经常表扬,“你真聪明”、“你一定能学好”。果然,他感觉学得好,作业也能顺利完成,有时还有与众不同的解法。
  体会:此位特殊的学生,老师用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出现好的效果。可见,教育工作者是多么需要学习心理学理论。
  3.教育+帮扶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会,为提高心理素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亲帮亲,邻帮邻”,让教师,同学常常关心他们,嘘寒问暖等。
  案例三
  学生刘**,父母从小外出打工,跟爷爷一起生活,自理能力强,上课认真听讲但很容易开小差,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对亲情特别是对妈妈感情淡薄。通過教师的努力,刘**已经有些进步,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生活中也勤劳多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2018年上期被推选为“自强美德少年”。
  体会: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他们将会演绎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4.定规+合作
  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部分孩子学会了如何协作、讨论并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其他学生克服自身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案例四
  我班何**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她交给了奶奶,这个女孩子十分懒惰。从三年级起,就不写作业,加之性格孤僻,所有的任课教师都拿她没辙。经调查,她智商较高,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于是,老师当上了她的“爱心妈妈”,经常辅导她写作业,帮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帮她制定了在家的作息时间,规定了学习内容和任务;在班级里,利用学习小组,组织几个女孩子与她一起玩并一起学习,并相互检查对方任务完成情况;对其表现好的时候及时表扬。近一年来,她不断在进步,五年级上期时,仍有不写作业的现象,但自从到了下期,她就再也不让老师操心了,每次考试都是85分以上,还当上了学习小组小组长。
  体会:爱其时间,爱其自尊,爱如益友特别重要。只要我们去关爱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爱力量——振兴教育,培育人。
  参考文献
  [1]  何立华,何勇华.浅析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0(5):66-67.
  [2]  史永涛,杨林生,郭智慧,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2015(13):37-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