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之下高校的实验室改革也逐步推进,其中主要就是将实验室之中的相应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做好,对此这就给管理人员的各项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会重点分析当下高校实验室的现状,依据现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实验室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管理机制;实验室人才队伍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的支柱之一,一般较为成功的高校都具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并且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及训练。所以实验室的建设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础,它在提升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高校中实验室的数量以及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都有所提升,这就给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因为各项因素的影响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受到了制约,其建设成果已经无法满足基本的人才培养需求,很多实验室还基本都是依存于理论教学,创新性实验室开放难。另外当下还主要轻视管理,整体系统水平低。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就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一、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当下的高校实验室各项管理现状之中能够发现,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进入到了大量的仪器设备采买阶段,但是相对应的管理模式却都还没有被建立起起来,其具体规则都还是沿用着上世纪末期的一些内容,其管理水平可想而知。具体来说就是管理模式并未实现全面的计算机管理模式,这一方面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同学科之间公用的实验室管理来说特别明显,由此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仪器设备分配不均匀或者是仪器设备浪费的情况。正是因为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所以很多管理人员都还是死守着自己的管理事项,尤其有人会将自己负责的仪器设备破坏掉。这样实验室之中的低值易耗品管理措施就无法落实,使得出现积压现象,造成材料浪费。
  (二)仪器设备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下对于各个行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相应的应对校园建设等的财政拨款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所以对于高校来说也就有了更多的实力去采买更多更加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这是当下所有高校的主要现状。但是随着这些仪器设备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利用率的问题,很多高校的利用率极低,甚至有的根本没有进行利用,这主要与实验室本身的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联系,管理人员并没有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对此这也就成为当下实验室管理工作当中最现实、最迫切的一个问题。
  (三)管理队伍各项素质不稳定
  从当前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相应管理人才的缺失以及缺乏对管理人员的重视,因为这些管理人员在学校之中的地位与其他教职工还是有所差异的,经常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所以这就导致很多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就会懈怠工作。有一些实力比较强的人员可能就会选择换岗或者是从事一些行政类的事业,而一些新来的、学历比较高的人员又不愿意从事该项管理工作,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马上转岗或者是直接进行深造。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使得高校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二、对应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
  1.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要设立起来专门的管理结构,其中最好是由学校的领导进行负责,这样能够防止出现多头领导,以此将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实施统一性的管理。该工作职能主要就是对全校的实验室资源规划、方案建设、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仪器设备采购、实验室每一学年的工作重点以及新章程的审定工作等进行统一的管理。
  2.从学科发展出发整合资源
  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高程度的综合、彼此之间的渗透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叉等。实验室建设一般并不仅仅是针对经费的问题,最多的还是要注重学科前沿的发展,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应该要将现有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将原先的学科壁垒以及自成体系模式进行改变,以此加强院级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形成一种学院到实验中心再到实验室的这样一个管理层次,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更高等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实验中心的主要好处就在于能够将有限的人力以及财力实施更加合理的布局,将学科与学科之间人为设置的障碍打破,以此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发展。
  3.延伸建设投资模式
  当下各大高校实验室的建设资金基本都是来自于学科建设基金、实验教学基金、政府拨款等等。但是因为新技术以及新的测试方法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其资金投入与试验场地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弊端还是十分明显的,由此这就要建立起来更多的投资渠道,去完善投资理念。对此学校就应该要将其内部的可挖掘性资源与社会上的一些研究院或者有关行业的企业开展联合,实现产业、学科以及研究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扩大实验室的投资渠道。最近几年国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很多比较知名的学者自身都是带有一定的资金来源,所以这时候学校就可以建立起来相应的政策,多鼓励一些研究人员利用课题的费用等建立起来有特色的的实验室,并带动最前沿的科研团队发展。在社会上实施产学研相互结合的建设模式就要充分利用学校本身的科研作用以及理论的扎实性特征,建立起来实验基地,将实验的实践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在实验室之中培养人才的能力
  4.建立起创新、开放的实验平台
  在建设过程当中还应该要将研究型的学习模式引入进来,扩大开放程度,使学生能够自主对实验内容精心构思与设计。成立开放式的实验平台除了会给教学产生一定的作用之外,还能够促进科研工作的提升。但是有一些学校的效果却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管理人才的不重视、利用率低以及管理人员的缺乏。所以在该模式下可以實施实验室助教的形式将学生运用进来,以达到解决人才储备不足问题的目的。
  (二)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1.转变观念
  要先将原先的人才管理体制打破,使人才培养工作之中的学生、教育以及实验教学都能够占据均等的地位。对于研究型的大学来说应该要将实验教学原本的从属地位向着人才教育的方向转变,将原先被动型的科研服务转变成为主动的实验系统设计与研发。对此这就要将原先教师岗位与实验室岗位之间的联系确立起来,在职称评定的时候将其划到教师的范围之中,将原本辅助性的地位变成主动性的实验教学,以此吸引到更多人才加入其中。
  2.使用激励模式
  当下各大高校之中的教学奖励与科研奖励制度都相对比较完善,其中关于优秀教学成果奖项以及课程建设奖项等每一年都非常多,这些都是教师以及相应科研人员晋升的基本依据,但是对于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成果,比如建立起来实验系统、开发仪器设备的功能、改进实验室现有仪器等都还不够重视。所以学校应该要建立起来有关实验室工作研究的专项基金,这样就能够支持相应的实验室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成果评定等等,并将其当做实验室管理人员晋升的依据,给予一定的职称。
  3.加强人才储备
  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实验本身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就导致相关的实验室的建设资金筹措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都没有被重视起来。当下,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人才队伍构成不合理的情况,其队伍素质也和当下的实验室建设要求不相符合。这种有限的人才引进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体制之中以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之上,所以从根本上进行分析各大高校的实验教学人才的储备状况都还不容乐观。所以这就要有計划地去去吸收一些高等人才,将人才储备的层次工作做好,并依照教师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计划地对已经在岗的各个实验人员实施专业的技术培训,督促其积极参与一些各个层次之间的对口学习与进修工作,以此达到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及管理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室管理人才。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的科研合作机制、人事以及相应的教学理念都比较复杂,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短期之内无法得出成果的影响,使得各个高校都不够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但是只要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教师队伍以及实验室就无法培养出来高质量的人才,也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所以,这就要改变当下的设备投入模式,重视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贺强,张磊,侯德俊.探析高校跨学科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1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