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式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问题式指导”是适用于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指导方法之一,它能以开放的姿态,给幼儿提供一定的线索,推动幼儿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进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本文概括了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设置问题式指导的情境、指导问题的类型,并以“瓶子小玩具”活动为例,阐述了实施问题式指导的步骤。
  【关键词】中班科学;情境;类型;问题式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不同年龄段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运动能力和游戏水平明显提高,有意想象、具体形象思维都处在迅速发展阶段,活动中更具有自主性、主动性,更倾向于通过操作探索的方式进行科学学习。而与大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生活的经验仍然不多,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游戏的持久性也有待提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中班幼儿能与材料积极互动,常常能发现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提出许多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而容易放弃游戏或产生挫败感,导致探究活动半途而废。因此,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对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尤为重要。
  本园《通过问题式指导发展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尝试运用“问题式指导”介入中班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问题式指导”即通过向幼儿提出问题,来指导幼儿游戏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问题式指导”能以开放的姿态,给幼儿提供一定的线索,推动幼儿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进而促进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一、设置问题式指导的情境
  随着区域自主游戏的开展,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也从完全依托于集体活动,转向于在集体活动和区域自主游戏中都可以发生。相对于集体科学活动,幼儿在区域自主游戏活动中有更宽松和自主的科学探究空间。中班幼儿在任意区域,通过任何材料,都有萌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可能。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和识别能力,教师很容易错失教育的时机。通过对我园教育实践中若干教学案例的分析和概括,我们发现,以下几种典型情境能让中班幼儿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可能。
  1.设置情境,投放材料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最近一个阶段的学习兴趣,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配合季节和时令,带着教育目标开展集体科学活动和投放自主游戏区域中的操作材料。在幼儿操作材料的同时,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操作,设置怎样的游戏情境,都将直接影响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以及下一步探究的方向。采用问题式指导,让幼儿带着问题情境与材料产生互动,对提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和目的性都有积极的影响。
  2.初步探究,发现问题
  中班幼儿在初步的探究阶段,被新材料的现象和变化所吸引,能自主地、专注地开展游戏。有的幼儿受动手能力和操作经验所限,产生材料操作不当、材料组装有错漏、操作步骤顺序颠倒等问题。社交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而有的幼儿则会被问题困扰,甚至被失败的经验挫伤自信心和积极性而选择放弃。老师这时若能采用问题式指导介入,便有助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自尊心,让幼儿在思考问题中发现改进的方法。有的幼儿在取得操作成功后,喜欢机械地重复操作,一遍一遍地感受材料的变化。然而在重复一段时间后,就会渐渐失去兴趣。这时教师采用问题式指导,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对现象和变化展开细致的观察,能进一步促使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
  3.分析问题,构建策略
  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他们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运用已有材料,必要的时候还要使用工具。教师采用问题式指导能够帮助幼儿自主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
  4.深入探究,发现规律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不仅让幼儿探究“怎么样?”更要激励幼儿追问“为什么”。中班幼儿回顾和梳理探究过程的能力还在萌芽阶段,教师运用问题式指导,能够启发幼儿带着问题深入探究,梳理经验,发现规律。
  5.总结规律,灵活运用
  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是抽象的、复杂的。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探究的现象和规律描述出来,并尝试把自己的发现与生活相连接,启迪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现象,或运用发现的结果制作小玩具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运用问题式指导,能够帮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为什么”,并激励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发现。
  二、指导问题的类型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尝试把教师对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指导问题分为以下的类型。
  1.引发任务型
  引发任务型是把探究活动的任务情境藏在问题中,用问题引发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操作探究。如,能不能不碰到气球,把气球移动到另一边?这些扭扭棒,能吹出泡泡来吗?用纸在这两个积木中间搭桥,最多能承受起几硬币?
  2.观察思考型
  观察思考型是把观察的重点藏在问题中,引发幼儿细致地观察,并产生思考。如:正方形的泡泡棒,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哪一种纸折的花朵,在水中开得最快?在这座纸桥上放1个硬币,纸桥会有什么变化?
  3.引导深究型
  引导深究型是把探究的关键点的藏在问题中,激发幼儿深入探究,发现现象,总结规律。如,为什么泡泡都是圆的呢?风琴形状的纸桥为什么能承受5个硬币?为什么扇子扇动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凉凉的呢?
  4.拓展发散型
  拓展发散型是把解决问(下转第26版)(上接第25版)题的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隐藏在问题中,启发幼儿拓展思维,发散思考。如,做一条坚固的纸桥的方法有哪些呢?这个小转轮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还有哪些连接方法能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
  5.梳理归纳型
  梳理归纳型是把探究的过程和经验的梳理隐藏在问题中,引导幼儿总结和归纳,了解科学的现象和原理。如,现在,你可以告诉我湿报纸是怎样变干的吗?为什么餐巾纸折的纸花一下子就沉到水里?为什么油纸伞不怕雨淋呢?   三、实施问题式指导的步骤
  在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实施问题式指导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以《瓶子小玩具》活动为例)。
  1.分析游戏情境,预设学习与发展目标
  在中四班建构区的一个角落里,有两个回收桶。最近,幼儿带回来一些废旧矿泉水小瓶子。渐渐地,教师发现,小瓶子悄悄地被幼儿带到了每一个区域游戏中。他们用瓶子进行建构高楼、玩水玩沙、调色、彩绘装饰等。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这是这是一群能自主、勤动手、会表达、爱探究的中班小朋友,对瓶子的用途感兴趣,他们很乐意用语言分享自己探究中的发现。也很主动在自己的游戏中使用瓶子。于是,教师预设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为:能对瓶子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并能动手动脑把自己的发现运用起来。
  2.创设探究情境,预设指导问题
  教师在科学游戏区域中投放了一个自制的瓶子小玩具。这个玩具由两个瓶子和一个连接的盖子组成,连接盖子是两个瓶盖拼起来的,中间钻了个洞,其中一个瓶子装上彩色的水。连接好后,就成了一个像沙漏的玩具。
  教师预想了以下探究步骤,并预设了指导的问题:
  设置情境,投放材料——这是一个怎样的瓶子装置?
  初步探究,发现问题——水可以从这个瓶子流过另一个瓶子吗?
  分析问题,构建策略——让水流到另一个瓶子的方法有哪些?
  深入探究,发现规律——水是怎样流过去的?
  运用原理,创意制作——你可以运用你的发现,做一个瓶子小玩具吗?
  3.追随幼儿的自主探究,生成新的问题
  两名幼儿最先发现了这个瓶子小玩具,他们在第一次操作后,通过集体分享活动,把这个新的玩具介绍给了全班小朋友,解決了第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瓶子装置?”。随即,教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水可以从这个瓶子流过另一个瓶子吗?”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到这个探究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预想以外的困难,教师在过程中不断调整,产生了以下新的指导问题:
  引发任务型:你可以把这些瓶子盖子组装成一个让水流动的装置吗?不打开瓶子,能让水流下去吗?
  观察思考型:这个神奇小瓶盖是怎样的呢?猜猜这个小瓶盖可以帮助你们把水倒过另一个瓶子,又不用担心水倒洒吗?
  引导深究型:瓶子里什么时候会产生泡泡呢?泡泡去哪里了呢?
  拓展发散型: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瓶子里边装有空气?小瓶子还可以做什么呢?
  梳理归纳型:现在,你可以解释一下水是怎样流过去的吗?
  4.及时反思,预设能引发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随着探究的深入,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瓶子小玩具的科学原理“瓶子里装着空气和水,小瓶盖扭得紧紧的,所以瓶子里的空气和水都跑不出来。只能通过小洞洞,互相交换。水流过来了,空气就会流过去,空气流过去了,水就会流回来。”幼儿开始运用他们的发现,利用各个区域中的材料,开始了瓶子玩具创意制作:用瓶子吹气球、发射火箭,等等。
  教师在过程中反思,通过问题式指导,在这个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有哪些收获?
  构建经验——发现瓶子里有空气,挤压瓶子会产生气流、气流是有力量的、瓶子里的水往下流而气泡往上冒等科学现象。发展能力——对瓶子里的科学现象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创意运用——能利用这些发现,动手动脑制作瓶子小玩具;观察记录——用图画的形式总结和记录自己的发现;原理解释——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科学现象,等等。
  下一步,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引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教师紧接着预设了以下的问题:为什么水往下流,而气泡往上冒?不用手挤,有没有办法让水自己流下来?为什么空瓶子在下边的时候,装置不容易站稳?怎样才知道两边瓶子里的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瓶子静止不动的时候,水不会流下来?
  探究仍在继续……
  通过《瓶子小玩具》的案例可见,“问题式指导”能以开放的姿态,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线索,推动幼儿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从而避免命令式指导的封闭和高控,增加活动的持久性,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中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是适用于推进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指导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60.
  [2]刘占兰.科学探究活动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J].幼儿教育,2007(9).
  [3]丁海东.幼儿园游戏与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马瞬琴.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J].学前教育研究,2010(01):47-50.
  [5]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6]童瑶.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