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活动内容与方法的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到底如何开展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呢?本文从科学内容和教师指导策略两个方面浅谈如何开展科学教育。
幼儿 科学教育 内容 指导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068-01
1.选择适宜的科学内容
(1)内容应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都意识到在幼儿科技教育中让幼儿获得对科学的兴趣远远重要于单纯的进行科学知识的灌输,真正让幼儿“动手做”方能让科学落到实处。所以在选择科学活动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吸引幼儿兴趣的方面。如我们班幼儿在一次午后散步时发现,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地上有每个人不同的影子,大家都开始用手做出了手影游戏,刚开始还分得清各自的影子,可是到了拐弯处,影子都变得很长混在了一起,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对此产生了疑问和浓厚的兴趣。于是,我紧紧抓住了幼儿感兴趣的这一事件设计了关于影子的教学活动,我以玩手影导入,再循序渐进地深入,让幼儿自己用手电筒探究“光和影子”的关系,在活动中,原想会因为手电筒的投入而混乱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幼儿认真地进行观察和对比。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保持着积极、愉快的状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大大增加幼儿活动的参与度。
(2)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活动前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进行祭扫,以此来确定适宜的内容。例如,对于“颜色变变变”,小班幼儿只需要了解三原色即可,但是大班幼儿则要通过变色操作,指导三原色经过两两混合后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不同的内容适应着不同年龄的幼儿。不同年龄的幼儿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都存在差异,如果只是同一难度的科学知识的认识,那幼儿也会失去思考的能力。
同一班级的幼儿可能也存在着较大的能力水平差异,这时科学活动的内容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如在大班科学活动《会走的纸杯》中,考虑幼儿能力差异,为幼儿提供部分半成品材料(系线的彩丝条与泥块),引导幼儿会系结的可以自己系个结,不会的可以选择已系好的,然后把线从杯底穿过去。这样,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可以进行探究和发展。
(3)内容應贴近幼儿的生活
我们经常说让主题活动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本学期我们的科技主题就是选自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木,纸杯、牙签都是源于生活的简单材料。在动画片《哆啦A梦》中空气炮的存在让幼儿好奇不已,可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都没觉得它有什么厉害的。于是我们利用纸杯、气球、橡皮筋等让幼儿自己尝试做一做空气炮,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气球把空气的体积压缩的圆圆鼓鼓、小小的一团,但威力可真不小。通过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元素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幼儿体验到科技制作的有趣和快乐。
2.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
(1)创设宽松适宜的环境
科学活动中,良好的环境也是顺利开展活动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中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首先,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是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每次活动之前,教师要有一定计划,并及时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另外,我们还可以将相关的科学内容布置到区域中去,将教学和环境相结合。其次,教师要提供宽松的交流氛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和同伴进行交流互动,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
(2)转变观念,给予幼儿更多探究空间
如今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要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提问和提供材料等方面。当遇到幼儿困难时,有时教师会觉得幼儿的能力有限,就直接否定而缺少让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转变固有的观念,给与幼儿更多的探究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问时,教师要尽量运用启发式的语言,例如在科学活动《纸杯飞行器》中,幼儿已经将飞行器都做好了,但在尝试让飞行器飞起来的时候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方法,而是暗示性的提问:“如果橡皮筋和纸杯换个方向拉,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然后幼儿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其中,教师并没有直接的灌输知识,而是让有自己有思考,有实验,有欣喜。
(3)细心观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能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以便教师和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科学活动《麦比乌斯圈》中,幼儿一开始将长方形纸条扭一次时很顺利的完成一个圈的测试,但是等到需要将纸条扭两次、三次时进行操作实验时,幼儿很难将纸条的两端粘起来,经过观察,很多幼儿都遇到了这个问题,原来是因为提供的纸条过短,无法满足幼儿将纸条扭多次的要求。所以在接下来的麦比乌斯圈活动中,我投入了长短不一的纸条,让幼儿自己选择合适的长度进行操作。
(4)多种教学手段
在活动中,教师也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让幼儿更好地进行科学活动。首先,对于一些比较枯燥的科学内容,教师可以创造一些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如科学活动《磁铁》中,在活动一开始就让装有磁铁的娃娃在盘子上跳舞,让幼儿猜一猜它为什么会跳舞。这样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一下子就让幼儿融入到课堂中,注意力更集中。最后,科学活动中“留痕”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记录表,鼓励幼儿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记录。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也应不断学习,细心观察,反思总结,让幼儿能在科学活动中能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饶萍.关于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0(11):2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