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调查及教育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对公办初中学校流动人口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是否为班委、年级、父母文化水平、居住地周围情况、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因素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流动人口子女应主动融入校园生活;家庭应运用科学正确的教养方式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公平。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8-0047-04
  为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现状,开展本次调查研究。采用Goodenow等人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评估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以公办初中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某公办初中的650名学生发放问卷,同收有效问卷567份,剔除非流动人口子女问卷,流动人口子女问卷共321份。在321份问卷中,七、八、九年级学生分别占37.7%、38.O%、24.3%;班委和非班委分别占36.4%、63.6%;父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58.8%,初中及以上的占41.2%;母亲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30.8%,初中及以上的占69.2%;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为上、中、下的分别占12.3%、61.6%、26.1%。
  一、调查结果
  1.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总体水平。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各维度来看,归属感均分为3.79,处于中上水平;抵制感均分为1.94,处于下等水平。从标准差来看,被试群体在抵制感、归属感及总分上的情况都比较一致,离散程度较小。
  2.是否为班委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流动人口子女是否为班委在学校归属感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归属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即是班委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归属感因子和总均分上均显著高于不是班委的流动人口子女;但在抵制感因子上,是班委和不是班委的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差异。
  3.年级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不同年级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归属感总均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归属感因子和抵制感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检验发现,在归属感因子上,九年级得分显著低于七年级和八年级,而七年级和八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抵制感因子上,九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4.父母文化程度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在归属感因子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得分显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中专、职业院校)的,而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的流动人口子女之间在归属感上无显著差异。在抵制感因子上,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父亲为其他文化程度的,而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的流动人口子女之间在抵制感上无显著差异。
  在归属感因子上,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得分显著低于母亲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而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初中的流动人口子女之间无显著差异。在总均分上,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而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初中和大专以上的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学校归属感无显著差异。
  5.居住地周围情况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从归属感因子来看,居住地周围城里人和农村人差不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归属感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居住地周围城里人比较多的和外地人比较多的。在抵制感因子上,居住地周围外地人比较多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里人和外地人差不多的。从学校归属感总均分来看,居住地周围城里人和农村人差不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居住地周围城里人比较多和外地人比較多的。
  6.成绩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成绩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各维度及总均分有显著影响,即学习成绩越好,归属感状况越好。经事后多重检验发现,在归属感因子和学校归属感总均分上,学习成绩为上等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为中等和下等的;而学习成绩为中等的流动人口子女,归属感因子均分和总均分显著低于学习成绩为下等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抵制感因子上则相反。
  7.人际关系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人际关系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有显著影响。经事后多重检验发现,在学校归属感因子和总均分上,与周围人关系非常好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与周围人关系一般的和非常不好的;与周围人关系一般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与周围人关系不好的。而在抵制感因子上,与周围人关系非常不好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与周围人关系一般的和非常好的;与周围人关系一般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与周围人关系非常好的。
  8.对现居住城市的喜爱程度在学校归属感上的差异比较。
  流动人口子女对居住城市的喜爱程度对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影响。在归属感因子上,非常喜欢居住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和不喜欢的;而对居住城市喜爱程度一般的,得分显著高于不喜欢的。在抵制感因子上,非常喜欢居住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和不喜欢的;而对居住城市喜爱程度一般的,得分显著低于不喜欢的。在归属感总均分上,非常喜欢居住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得分显著高于一般、不喜欢和不清楚的。
  二、讨论分析
  1.是否为班委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在班级生活中,班委比普通学生更容易得到锻炼的机会,各方面的素质在“做工作”的过程中得以提升,并有更多的机会在学校和班级师生面前进行展示。因此,更易赢得周围同学及教师的关注与认可。班委往往是班级群体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也会比普通学生更游刃有余,这些都会进一步激发班委的责任心,增强其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会倾向于把更多的积极评价给予这些班委,认为他们是自己工作中的助手,这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班委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2.年级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发展,认识自己、评价他人也更趋于理智、客观,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判断自己在班级及同龄人中的受欢迎程度。在归属感因子上,九年级得分显著低于另两个年级;在抵制感因子上,九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另两个年级。可能的原因是:九年级学生的学业任务比其他两个年级重,中考的压力和父母及师长的期望,使得该年级的学生更倾向关注自己的学业,并以此作为个体得到认可的重要依据,对于年级、班级的“学霸”给予更多的崇拜与肯定,而那些遭遇学业失败的学生更易感受到被他人排挤、被班级抛弃的滋味。
  3.父母文化程度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归属感均分,显著低于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学而优则仕”,文化程度越低,其社会地位也相对偏低,生活水平也偏下,在群体中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挤。父母辈的这种遭遇会深刻地影响到下一代,从而增强其子女对自身所在集体的不信任感。在总分上,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归属感总均分显著高于小学以下的,而父亲文化程度在总均分上差异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在中国的家庭中,孩子的教育更多地由母亲来承担。
  4.居住地周围情况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热”,关注的都是环境。居住地周围当地人较多,客观上会有更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帮助流动人口子女较快地适应并融入当地生活圈子。这种经历同样会迁移到校园生活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安全感、集体认同感和班级归属感。
  5.成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当前,学校评价制度尽管日趋多元,但受中考、高考的影响,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最重要的量化指标。成绩好的学生更易得到来自教师和父母的积极评价,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成为一个群体或班级中的核心人物。他们接收到的这些正面的东西会转换成前进的能量,他们会从所在群体中得到被认可和接纳的满足感,这就是学校归属感。
  6.人际关系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是初中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其人格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人际关系好更易得到所在群体或他人的支持,从而有更多的安全感、归属感。若人际关系不好,在群体中就会显得格格不入,或沉默寡言,或表现出破坏性行为等,从而不被群体所接纳,这样更易产生不安全感。
  7.对居住城市的喜爱程度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分析。
  “喜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乐观生活态度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从心理上才更希望能够融人当地生活圈,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主动性,如积极参加班级、学校以及社区的活动,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全体成员接纳。“不喜欢”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会弥漫到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强化他们是“外来人口”的身份认同,从而变得更加敏感,自认为被忽视、被歧视,人为地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筑起屏障,从而在学校归属感上表现出差异。
  三、教育建议
  1.流动人口子女应主动融入校园生活。
  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必须从两方面做出改变:一是改变心态,不以“外来人口”身份给自己贴上标签,人为隔离自己与当地人或其他同学的正常交往;二是要调整行为,主动地参与班级、学校、社区等集体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承担责任。
  2.家庭应运用科学正确的教养方式引导孩子。
  家庭教育伴随孩子終身,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为此,家长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不能把孩子往学校一推了事,而应积极主动介入,用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其次,要以自身的良好言行影响教育孩子。在教育问题上,很多时候语言会显得苍自无力,家长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更具教育的价值。再次,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家的安全与温暖。一个在爱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融人新的集体。最后,家长必须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自身家庭教育的水平。当然,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提高教养水平。
  3.学校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首先,学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不唯分数论,真正做到“平等”,给予学生公平参与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关注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如:可以尝试班干部的轮值制等,让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享有权利和机会,以学校为荣,以班级为荣,并乐意为班级、学校尽力尽责。其次,需要建立并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发展的优势领域,也有其发展的短板,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加以衡量。再次,需要优化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学生的充分、全面发展提供选择性,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学生更好地融人集体提供针对性辅导。最后,学校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的教育是“积淀与滋养”,而不是“打造”,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平台和参与机会,以此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包括归属感的满足,只有这样,自我实现才有可能。
  4.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制度公平。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确保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特别是在子女人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确保外来流动人口与当地人享有同等待遇,给予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让其本人及其子女真正获得“城市主人”的身份认同,进而产生归属感,以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5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