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宁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管护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海宁市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海宁市现有古树名木108株,共25种,其中名木3株,科、属、种分布差异较大,空间分布散中有聚,文化底蕴深厚,珍稀树种偏少。同时,分析了目前海宁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古树名木;分布特点;现状;问题;建议;浙江海宁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107-02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被称之为“绿色的古董”[1]。古树名木资源是植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资源、造福子孙的大事,同时也对挖掘乡土树种以及绿化树种选择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8′~120°52′、北纬30°15′~30°35′。地势平坦,平原地海拔在4~8 m之间,山地集中于东南和东北部,海拔100 m以上的山有9座。海宁市地处太湖流域,土壤肥沃,主要为红壤土、岩性土、潮土、水稻土、盐土等,其中水稻土占大部分,红壤土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地。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暖季盛行东到东南风,气候温润,降水较丰;冷季盛行北到西北风,气候干寒,降水偏少。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10 ℃有效积温5 049 ℃,日照时数2 002.9 h,平均年无霜期231 d,年均降雨量1 185.8 m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冬、夏季较长,春、秋季较短。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由于农耕历史悠久,土地利用率较高,自然生物群落改变极大,原生植被绝大多数被栽培植被或次生群落所代替。境内有植物140科、728种,动物约208科、500余种。
  1    海宁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
  1.1    调查方法
  由8人组成调查小组,根据《浙江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浙江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操作细则》统一古树名木每木调查表,利用直径围尺、测高仪、皮尺、GPS定位仪等仪器采集胸径、树高、冠幅、经纬度等数据;古树年龄确定主要通过走访当地农民、翻阅文献记载、根据老者回忆等方法估测;记录古树名木的生长势、生境、古树历史、地上保护现状和养护现状等,并拍摄照片,凡现场有文字、石碑、牌匾的,均详加记录。
  1.2    调查结果
  1.2.1    古树资源。由表1可知,海宁现存古树名木108株,隶属 18科 24属25种,比2002年增加了7科9属10种。
  1.2.2    科屬种分布特点。①科级分布特点。18科古树中,20株以上的科仅樟科,占总科数的5.6%,是优势科;20株以下、10株以上的科有榆科、木犀科,占总科数的11.1%;其余15个科均在10株以下,占总科数的83.3%,其中木兰科、胡颓子科、黄杨科、柏科、槭树科、千屈菜科、山茶科的古树均只有1株,占总科数的38.9%。可见,海宁市古树名木各科间数量差异较大。②属级分布特点。24属古树中,20株以上的属仅樟属,占总属数的4.2%,是优势属;20株以下、10株以上的属仅木犀属,占总属数的4.2%;其余22个属均在10株以下,占总科数的91.6%,其中扁柏属、木兰属、黄杨属、胡颓子属、雀梅藤属、紫薇属、紫藤属、紫荆属、山茶属、皂荚属的古树均只有1株,占总属数的41.7%。可见,海宁市古树名木各属间数量差异较大。③种级分布特点。25种古树中,20株以上的仅樟树,共28株,占总株数的25.9%,是优势种;20株以下、10株以上的仅金桂,有15株,占总株数的13.9%;10株以下、5株以上的有榉树、银杏、朴树、腊梅,共29株,占总株数的26.9%;其余19种古树数量均在5株以下,共36株,占总株数的33.3%,其中广玉兰、胡颓子、黄杨、巨紫荆、雀梅藤、日本扁柏、三角槭、紫藤、紫薇、皂荚、红山茶均只有1株,占总株数的10.2%。可见,海宁市古树名木各种间数量差异较大。
  1.2.3    生长因子结构分布特点。①树龄结构。海宁古树名木以300年以下的三级古树为主,占总株数的90.7%;300~499年的二级古树7株,占总株数的6.5%;超过500年的一级古树仅3株,占总株数的2.8%,分别是海宁盐官镇陈阁老宅的罗汉松、盐官第三中学的樟树、东山公园的紫藤,其中盐官第三中学的樟树树龄1 005年,被称为“千年古樟”。②树高。树高主要分布在10~20 m之间,有58株,10 m以下的有42株,20 m以上的有8株。树高最高的是位于马桥街道利众村公园的银杏,树高 25.5 m,树龄305年。③胸径。胸径主要分布在50 cm以下,有57株,在50~100 cm之间的有44株,100 cm以上的有7株,最大胸径是坐落于盐官第三中学的“千年古樟”,胸径159 cm。④平均冠幅。平均冠幅分布10 m以下的有48株,10~20 m之间的有47株,20 m以上最少,仅12株。平均冠幅最大的是坐落于盐官镇联群村的1株樟树,冠幅为30 m。⑤生长势。生长势良好、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有102株,占总株数的94.4%;生长势一般、枝干有中空现象的5株;生长势差、树干倒伏、枝叶稀疏的有1株,是袁花镇的一株榔榆,2015年被台风刮倒,经修复,目前仍处于濒死状态(表2)。   2    古树名木资源评价
  2.1    分布散中有聚,种类数量偏少,珍稀树种偏少
  108株古树在海宁市的各个镇、街道都有分布,但分布数量不一,盐官镇、袁花镇数量较多,分别在30株以上,其余每个镇、街道都在10株以下。海宁市古树仅25种,没有外来树种,都是本地种,稀有种和珍贵种较少。
  2.2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海宁的古树名木不仅发挥着显著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对历史文化研究、旅游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108株古树中,1 000年以上1株,500年以上2株,见证了海宁的历史变迁;名木3株,积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3株名木具体介绍如下:①盐官镇陈阁老宅内的罗汉松,至今有600余年,远于陈阁老宅的历史,相传建造陈阁老宅时,此树已生长多年,建筑师观此松长势旺盛,决定不移树而移屋,更改原屋设计图,房屋墙壁直角转弯,为此松腾出生长空间,体现了海宁古树保护意识由来已久;②盐官镇陈阁老宅内的腊梅,估测树龄约315年,为陈阁老手植;③盐官镇观潮公园朴树,树旁石碑记载: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公元1762 年)清高宗亲临海宁勘视海塘,三月初三下谕,并御製观海塘志事诗;为以志永久,高宗于占鳌塔西侧手植朴树1株,旨在以朴为贵,其情可见,其意可察,朴树为落叶高木,其枝干茎皮可化多用。
  3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
  3.1    保护管理现状
  一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海宁已建成较为全面的档案资料,对古树名木定位、编号,建立电子监管平台。二是界定每株古树名木的养管责任单位、责任人。2002年,界定了每株树的养管责任单位、责任人;此后,每发现一株古树名木,及时界定其养管责任单位、责任人[2]。三是设立古树名木生态补偿资金。对三级古树每年补贴500元/株,二级古树每年补贴800元/株,一级古树和名木每年补贴1 000元/株。
  3.2    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法,执法人员在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行动中难以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二是保护资金不足。虽设立了古树名木专项养护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施肥、打药等常规养护费用,更不能满足工程养护、科技复壮所需费用,特别是对破坏严重、急需养护复壮的衰弱株进行保护复壮时更显得杯水车薪。三是缺乏技术手段的支持。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难免片面,比如管护单位对古树浇水、施肥、复壮等主要依靠生活经验,缺少叶面分析和土壤肥力测定等数据支持。四是宣传不到位,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远远不够,社会重视程度不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也有对古树名木保护存在误解的现象,只知搭建支架、设立围栏等形式上的保护,不知改善生境、病虫害防治等[3]。
  3.3    古樹名木保护建议
  一是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建立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法律体系,理顺管理体制,使古树名木保护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完善古树认养办法,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古树保护;设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接收社会各界资助、捐赠等。三是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叶面分析仪、土壤测量仪等仪器,积极推进主动监测、风险评估和趋势预测,促进主动预警工作的展开[4]。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保护古树名木。
  4    参考文献
  [1] 陈明赞.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214-215.
  [2] 尹俊杰,黄三祥.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及对策[J].北京园林,2014,30(1):3-8.
  [3] 周志文,苏先春,姚洪涛,等.济南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园林科技,2017(2):26-31.
  [4] 祁军.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管护建议[J].甘肃林业科技,2013,3:62-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