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统编本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質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言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由此可见,语言建构,是语文教育的四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文化、思维、审美之根。
  2011年版课标把语文学科定位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如何利用统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助力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呢?笔者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语言的理解中进行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字词对于建构与运用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借助生字的汉字文化,形象理解意思
  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色彩,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之美,让生字教学成为文化传承、审美培养以及语言建构的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一课,出现了生字“衣”。教师先出示“衣”字,引导学生读正确;接着,出示三个词语“衣领、衣袖、衣襟”,让学生指指课件上衣服图片相对应的部位,再指指自己的衣服相对应的部位;然后,出示“衣”的古文字,告诉学生,这个古文字里面也藏着“衣领、衣袖和衣襟”,让学生在古文字上也分别指一指相应的部位,学生在指的过程中就把文字和图片进行了对应,既记住了汉字,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魅力与趣味;最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的生活链接,让学生找找身上的“衣”。学生兴趣高涨,能找到很多,如:上衣、内衣、毛衣、棉衣、大衣、卫衣等。学生找的词语越来越多,对“衣”字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也就能积极地对“衣”字进行语言建构。
  2.借助生字的一字多义,丰富词语的理解
  汉字文化包罗万象,一字多义是常见现象,这种现象常常使低年级学生感到困惑,产生混淆,有抓不着、摸不透的感觉。教师如果能利用一定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一字多义,那么,学生在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时便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统编本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有个生字“条”。所在的句子是:“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许多老师会让学生拓展:除了一条尾巴,你还知道一条什么?学生会回答出“一条路、一条河、一条鱼、一条被子、一条绳子”等。看似热闹的场面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说的这些词中,“条”只有一种意思,那就是作为量词来用。其实,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引导说:这样条状的东西也可以用“条”来说,比如:柳条、布条、金条、便条……再接着引申,像这样细长的身材我们也可以称作“苗条”。王尚文教授说:“我们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字词、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建构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组出来的词语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带给学生的信息更丰富,学生对“条”的理解更全面,词语构建更扎实,词语的运用会更灵活。
  二、在语言的积累中进行
  1.积累精准的表达
  一年级是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建构和运用语言的起始阶段。这一重要阶段,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利用教材积累正确、规范的表达,才能对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例如量词的使用,教师就要仔细研读教材,进行正确的、有梯度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在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二》中,集中出现了量词的使用,这是第一次集中出现,教师利用这个板块可以进行量词的渗透和积累。到《树和喜鹊》一课,文章第1小节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量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体会量词的准确性。再到《小猴子下山》一课,全篇集中了许多的量词,特
  别是对于“一块玉米地”“一片瓜地”中量词的使用,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和强调量词使用的准确性。
  又如动词词组中,动词使用的准确和规范教师也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在一年级下册《怎么都快乐》和《操场上》两篇课文中,都集中出现了这样的动词词组:踢毽子、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样的词语特点,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么学生在《操场上》的课后习题中,就会正确规范地进行语言运用。
  2.积累生动的表达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有这样一句:“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学生能学到的表示颜色的词有:青青、白白、红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还有这种表示颜色的词吗?学生马上可以说出:绿绿、黑黑、黄黄……而在后面的《棉花姑娘》一课,又有这样一句:“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学生对于颜色的表达就更丰富了,从“绿绿”变成了“碧绿碧绿”,从“白白”变成了“雪白雪白”,接着让学生积累:你还知道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像这样的表示颜色的词还有哪些?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了文本中的词语特点让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表达,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品质一步一步向着更高的方向迈进。
  三、在语言的运用中进行
  课堂是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主阵地,教材是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触摸语言,亲身体验,操练文字,从而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
  1.利用教材提供的典范语言
  作为学生语言学习范例的“例子”,典范性为选用的重要标准,统编本教材具有文质兼美的特质,是可供学生学习的语言范例。凭这些例子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内化言语经验,体悟表达规律,并在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中,进行语言建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范例的语用价值和训练功能。如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很短,但是语言规范,富有童趣。学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利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建构:              ,他对              说:“我是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和掌握语言范例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2.利用练习提供的语言实践
  2011年版课标指出:中年段的学生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因而,中年段的许多课文在学完以后,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或者讲讲这个故事。但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低年段时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在这样的语言运用中让学生学会语言建构的规律呢?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课后练习要求:说一说青蛙写诗时谁来帮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课后练习要求: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一课,课后练习要求:说说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小猴子下山》一课,课后练习要求: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后练习要求:说说小壁虎都找谁借尾巴,结果怎么样?从这样的练习中不难发现,其实编者正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课后练习,有意识地在引导学生掌握复述故事的一般规律:可以从人物入手,记住有哪些人,做了哪些事,结果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渗透记住故事的人物、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就能很快地记住这个故事,从而进行有方法、有条理的复述。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实学生语言建构的经验,有规律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建构。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7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