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将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这部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该内容实施的结果,提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相关师资队伍、开设相关课程、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大学众创空间 实习实践基地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2050305-高等职业教育1435。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CGF120782。2018年全国职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8QZJ089。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49-01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利用教学手段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主要表现在支持创新创业项目上,并未深入至教学层面。但高校主要的活动是教学,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对于培养相关人才而言是最有效最迅速的方式,所以,高校应该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实践、创业培训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中,高校应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占比量,鼓励学生选修此类课程,并在课堂中传授创新创业理论与知识,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基础。
(二)着重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高校学生培养并非仅限于教学层面,丰富的课外生活也占很大比重。学校应该利用学生的课外实践举办各式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加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例如,高校可以邀请社会各界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包括学术与非学术人才,以开展讲座、互动沙龙等形式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生可以多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与老师交流科研过程,培养创新能力;高校也可以举办一些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
大學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的过程并不能只学习理论,要同样重视实践过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依托大学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因此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尤为重要。高校可以以大学众创空间为平台,进行实践教育,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载体。其优势包括高精尖的科技研发条件、一流的科研人才储备以及良好的硬件设施,这对于共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大学众创空间直接对接全国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学生可以在此预先感受创新创业公司氛围、锻炼自身意志并得到成长。学生在大学众创空间实践后,能够积累许多创新创业的实时经验。
(二)以大学众创空间为载体的人才培养
大学生创业者相比社会创业者仍具备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大学生创业者因为长期接受科研训练,拥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大学生创业者也相应有很大的劣势——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流程不够熟悉,对市场管理模式与经营能力也不容易上手。因此,增强大学众创空间的人才培养能力,可以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保障。大学众创空间除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外,对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的能力也应一并传授。也要求大学众创空间加入更多的企业经营人才,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也可与企业对口合作,为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提供帮助。
三、创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
(一)创建多样师资队伍
如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全方面的培养,包括科研、市场影响、企业管理等等,这也就要求高校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以支持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但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同样也很重要,加强师资队伍的进修、培训、学习。为避免师资队伍花费过大,宜采取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方式。
(二)导师团队功能互补
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并非简单人数上的多元,功能互补十分重要。在导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有负责不同部分的导师团队,例如有专门的团队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专门的企业团队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培养学生市场营销与公司管理能力。尤其是外聘的创业导师,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指导,模拟创业实践,为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注册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提供实践指导,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改革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广林.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试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J].亚太教育. 2015(32)
[2]顾燕,金亚云,康徐红,程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J].科技视界. 2016(18)
作者简介:
鲍蓉(1984.6-),女,江苏仪征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印刷技术、数值分析和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