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当今高职学生现状,我们提出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下实施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41-01
  一、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回顾
  机械设计基础教改的重点本文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的选取。
  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内容仍是本科《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五门课程内容整合后的产物,与整合之前相比,课程主要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减少太多,而学时却大幅削减。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学生继续学好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较适合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厄待研究编制。为此,本文作者所在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团体全体成员,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学生需具备的岗位能力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整合教学内容,精心研讨设计教学项目,编制了适合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下实施教学改革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该本教材以简单易制作的项目为载体,并融会贯通相关知识点,打破了原来教材“大杂汇”、前后内容欠连贯性、无趣味不适合项目教学的僵局。
  2.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普遍基础较差、不爱学、接受知识能力较差等问题,但是他们普遍具有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爱动手这样一个特点,而对于理论性强的设计、校核计算十分厌烦。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分析学生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老师在講台上对着电脑PPT滔滔不绝唱“独角戏”。这使得学生感觉该课程是一门枯燥的“天书”,渐渐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学生要不出现课堂睡觉一大片,要不多在玩手机的现象,多年来,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有限改观,这是所有从事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老师值得深思的一大问题。
  3.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为主,以知识为目标[2],以逻辑推理为中心,课堂上基本没有学生能力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先理论后实践,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从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均不怎么理想。近年来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有些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但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稍微有点不同的就是引入了项目载体。课程选用一个大载体,比如推土机,然后根据章节内容再将其细分成很多小载体[3]。这种模式在别的课程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将其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效果甚微。因此,研究出一种较有效的适合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本文作者执教《机械设计基础》多年以及课程团队成员的共同研讨下,提出了该课程采用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教学,所选择的各个项目较简单(学生也可自选或自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项目)但包括所需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设计与制作,使学生完成项目的设计后可利用简单工具和木板、pvc板等常规材料就可将设计的项目自己制作出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然后把制作过程的设计草图、用的知识点、制作材料、所需工具、制作过程照片、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问题解决措施、成品作品照片、制作反思,九大块内容制作出PPT用于在课题上向大家展示。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容易了解社会职业,培养职业意识,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进入职业角色。
  为了准确评价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教学实施效果,对该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型和对采用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教学实施的班级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结果见下表,表中A代表传统教学模式;B代表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教学。
  从表1可清晰的看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采用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教学实施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方式教学效果,且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需具备的企业岗位能力。实践表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采取项目设计和制作并行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较好的解决了上述三大难题。
  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实施后存在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时压缩使教学相关环节不能顺利开展。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技术基础课程的学时从原来的全学年96学时压缩到现在的80学时和。在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忙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动手实践时间受到挤压,这与“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2.项目制作耗材及小工具匮乏。
  3.课程项目需规范化。
  三、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是一各综合性教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探索和实践的东西很多。我们虽然探索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志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4,30:19-21.
  [2]孙艳,吕品绣.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171-173.
  [3]韩键美,吕品绣.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2,8:119-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