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核心素养育人理念推行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其与学科融合方略,期许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同时,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构成要素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得以掌握且终身受用的技能,如科学思考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分析辩证等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无法一蹴而就,为此教师需立足学科,将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更多收获。基于此,为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分析该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感与符号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学生对数量关系、计算结果、数字本身的敏感程度及领悟力,属于最为基本的数学核心素养,符号意识是指应用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得出计算结果,为学生今后开展系统、全面的数学学习活动奠定基础。[1]
  二、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培养学生几何图形想象力,使学生可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分析思考在脑中呈现实际物体,想象若干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能描述图形的变化与运动规律。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时,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法,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其在长方形、正方形相关数学知识基础上,分析“平行四边型”面积(S=ah)计算方法,继而在学生脑中想象出平行四边形变化成正方形及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空间观念。
  三、几何直观
  小学是学生认识几何并学习相关知识的奠基阶段,通过学习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及梯形等知识,可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助力学生直观分析抽象问题,例如教师在进行“正方体、长方体”教学时,可拿出相关模型搭建组合图形,并用PPT展出一组平面图,引导学生从自身观察视角出发,选出与立体图形对应的平面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引导其树立几何直观意识。[2]
  四、数据分析观念
  当学生拥有数据分析观念后,便可以围绕数学问题,自主整合有用数据,分析数据内涵,体悟数据传递的信息,以此为由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据分析是落实统计目标的前提。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的教学时,可采用生活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从自身生活环境及实践经验着手,设立感兴趣的统计目标,为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教师需在引导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前,给学生10min左右的时间探讨统计方案,帮助学生梳理统计脉络,对于那些还未想到统计目标的学生来讲,生生交互能启发其思考,为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形成数据分析观念奠定基础。[3]
  五、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能从数学问题出发,遵从运算法,得出正确计算结果,同时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找到最佳运算方法,简化运算步骤,提高学生运算能力。作为基础性较强的数学能力,从学生刚接触数学知识开始,教师便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旨在提高学生运算速度、正确率,为学生今后学习难度较高且系统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运算兴趣、观察能力及反应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法,采用动画技术表现数量关系,以《花园宝宝》视频为例,在某段视频中树枝上停落6只鸟,一段音乐间奏后,有2只鸟飞走了,随后又有3只鸟相继飞走,待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并用数字符号表示出来同时计算结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六、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在整个数学教学进程中均有体现,作为基本数学式思考模式,也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较为常用,针对小学生来讲,其一般从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两个方面着手解决数学问题,其中合情推理主要用于探索解題思路并得出结论,演绎推理多用于结论证明。例如,教师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时,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应用演绎推理方法验证解题思路正确性,以较为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为例,将兔子与鸡置于一个笼子中,已知头有35个,腿共34条,问鸡与兔各有多少只。有的学生用(腿的数量-鸡的腿数×头的数量)÷(兔子的腿数-鸡的腿数)=兔的数量的思路解决该问题,待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后,教师需启发学生通过设未知数的方式解决问题,调用学生运算能力解答4x+2(35-x)=94,并通过与原有推理结论进行对比,检验演绎推理精准性,达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目的。
  七、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犹如建立在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同时向外部延展,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其中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训练自身建模能力的过程。为有效培养学生建模能力,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应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等方式表示抽象问题,通过运算探析数量变化规律及关系,针对结论意义进行探讨,确保相关结论是正确结果,助力学生树立模型意识,提高其建模能力。
  八、其他素养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除具有以上针对性较强的素养外,还兼具一些普遍存在的核心素养,同样可以在数学教程中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一,创新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实际问题无法事先预设,需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整合数学知识,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例如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将应用题创编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汲取应用题创编灵感,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反推能力等核心素养;第二,分析理解能力。有些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无法直接应用公式、定理等知识予以解决,为此教师需引导学生透过题目表象看到本质,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由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几何直观、符号意识、数感、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要素构成,教师需在掌握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基础上,灵活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在教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祖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J].速读(中旬),2018(2):253.
  [2]魏鹏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1):10.
  [3]何金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教师,2017(15):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