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新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要求中就有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但是现如今的教育现状往往没有很好的贯彻实施这一条发展要求。因此本文从综合实践课的现状入手,深度揭发实践活动课教学实施的外部保障力不足,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以便促进对学生创新思维培育。
关键词:实践 创新 小学生
一、实践课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
1.把握创新思维的定义
首先,要明确创新思维的定义,借用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就是创新思维,其实它也是在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它具有过程性,主要目标就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里也就包括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教育部规定:“从小学到高中中设置的综合实践是必修课。这里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一般情况下,实践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也就是说,训练实践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等同于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这个角度来看,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根据实际问题推行实践教学
(1)立足于实践课实施时的外部保障
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综合实践课程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实施的外部保障力不够是最为重要突出的问题。这就是在推行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表现为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以及标准化不足,这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的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将教材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知识点与自己的实际经验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言而总之,对实践课程的不重视是导致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因素。[2]
(2)立足于教学主体的专业能力
综合实践课主要是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这几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这些课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在课堂上,仅仅只是出现在学校的课表上而已,而且多数情况下实践活动课程都主动让位于主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不会主动的去研究探索教材,从而致使综合实践课教学主体的专业力量不强,出现了兼职教学的模式。[3]
(3)立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把握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重视创新,有的实践课教师缺乏创新精神与开发能力,在备课、主题选择、活动设计当中都比较死板,这自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前面提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外部保障力不足,这就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在学校不高、自然会使教师心里产生惰性,放弃钻研创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也是难以把握准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以及开发力。这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课堂上的教学设计不具备创新力,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整体性。此外,在教学重心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个是以知识教学为主,另一个是直接弃学生不管。
二、依托实践活动课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1.加大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
首先,对于实践活动可来说,其本身就是涉及面比较广的课程,因此,在国家不重视的基础上,对它的开发较少,导致了教师在课程资源的设置上也是选择面较为狭窄的,这形成了主要阻碍实践活动得以发展的阻力。所以,国家要重视这门课程,重视对它开发的力度,多挖掘出一些新颖、吸睛的新型课程资源。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综合实践活动课又是当前中小学的必要课程,想要借助实践活动课程去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将课程设置得让人眼前一亮,让学生有参与其中的欲望。例如,教师在教授数学的百分数时,就可以创造性的设定一节实践活动课:
老师:同学们摸过奖吗?感觉怎么样,好玩吗?
出示课件中的一段视频:六一儿童节时,老师举办过一个“摸弹捉帅”的游戏。把军棋中的2粒“炸弹”、3粒“工兵”和中国象棋中的1个“帅”、4个“卒”同时放入一个抽奖箱里。每位同学摸一次,摸到“帅”的获一等奖;摸到“炸弹”的获二等奖;摸到“工兵”的获三等奖;摸到“卒”的获四等奖。
实验: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抽奖箱,分别叫几个同学上台摸奖。
提问:①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二等奖”呢?哪个奖项的可能性要大点?②中奖的可能性在数学上可以用三个字来表示,谁来给它取个名字?
教师抓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很自然的引出百分数这个知识点,创造性的开展了教学活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依旧处于一种好玩的状态,在实践课程中设定一些活动的环节,能使学生的兴趣高涨,同时,也会引发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育其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述“节约用水”时,可以这样去设置活动:
首先,提出问题(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
活动:在自然实验室里,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都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才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再进行测量和计算(需20分钟),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总是会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学生勤于思考,就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能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就能想到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多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开动大脑思考。
结语
实践活动是孩子发散思维能力的源泉,多参加实践活动,能为孩子的思维找到依据,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并能够与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沈功勋.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新教育,2016.
[2]赵兵.巧掘综合实践课程的“源头活水”——试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5.
[3]张光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