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拓展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语文教师要积极把阅读教学进行“主题式”适度拓展,以有效提高学生提取语文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拓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04-02
  一、主题阅读教学拓展实践方法
  1.解读文本,提炼单元主题。
  開展主题式阅读教学首先是对单元主题进行提炼。它是要求教师仔细阅读课文,同时结合单元前言中的引语,推敲揣摩每篇课文的深意,综合考虑,提炼出单元中所有篇目共同表达的主题。
  如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发生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光靠这四篇文章的了解,学生是很难对“自然”有深一层认识。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我推敲揣摩四篇课文的深意,综合考虑,提炼了这单元主题——“自然之道”,并相应拓展了16篇文章阅读。
  第1、2课时:单元导读《自然之道》+《啄破蛋壳》《潮》,属于“单元导读”课型;第3、4 课时:《黄河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山区的冬晨》《春日郊行》+《大自然的启示》《十七日观潮》,属于“以文带写”课型;第5、6 课时:《蝙蝠和雷达》《电子蛙眼》《清夜》,“以文带写”课型;第7、8 课时:《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蚁与蝶的生死之交》《竹里馆》,属于“自主阅读”课型;第9、10课时:《早晨》《白云谣》《登池上楼》《望湖楼醉书》,开发“自主阅读”课型;第11、12课时:语文园地三基础内容,属于“基础训练”课型;第13、14课时:全组课文,开发“分享展示”课型。
  说明:篇目可根据内容长短而定,短篇最好能有8-10篇,长篇也要5-6篇。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在主题文本语境中拓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找切入点,实践拓展阅读。
  2.1 找准课前拓展切入点。课前拓展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单元文本背景、了解文本内容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储备能量。
  2.2 找准课中拓展切入点。基于单元主题,将相同主题的、相同体裁的相关篇目巧妙地融入到课文教学中,或者依据某一个切入点找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指导学生拓展阅读。
  (1)在重点词句处切入拓展。每篇课文都有一些重点的词语或句子,善于利用文本中的重点词句作为拓展的切入点,反复品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自然之道,引发思考,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不失时机地引入相关的拓展文章《啄破蛋壳》《潮》扩大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理解。
  (2)在难点处切入拓展。教学《蝙蝠和雷达》时,为帮助学生弄清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跟蝙蝠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可把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阅读关于仿生学的科普读物《电子蛙眼》《清夜》,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3)在中心处切入拓展。抓住中心进行拓展阅读,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学生领悟文本的内涵。《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让学生了解治理黄河的关键是管住泥沙,以及科学家、社会各界人士为保护母亲河所做出的努力,激发起学生参与治理黄河的热情。可切入《善良的动物残忍的人》《山区的冬晨》《春日郊行》几篇文章,拓展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多种自然现状的破坏为人所至,并以此唤起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并积极投身环保,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3 找准课后拓展切入点。学完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已结束。可引用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后延伸,并及时反馈、交流。学完课文后向学生推荐《挽救了澳大利亚的蝴蝶》《蚁与蝶的生死之交》《竹里馆》+《早晨》《白云谣》《登池上楼》《望湖楼醉书》等文章自主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品语言,悟道理,学写法。
  3.以读促写,内化主题阅读。
  通过主题拓展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积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中积累,读中学写。当学生对“自然之道”这一主题内容和表达形式有了深刻的感悟时,可以《XX的启示》为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习作训练。“基于阅读又超越阅读,既有对阅读的深层理解,又有自己的个性的内化。”长久下去,学生必会在一个个主题的引领下,与文本相互印证、相互呼应、相互共鸣、相互默契,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习作来。
  二、主题阅读拓展方法提要
  1.主题拓展阅读内容要“精”。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要以阅读文本为主,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有针对性地对课文进行进行拓展性学习。每个单元主题拓展阅读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
  2.主题拓展阅读时机要“准”。
  拓展阅读时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找准能进行拓展的时机。对文本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和延伸。拓展教学只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辅助环节”,它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服务于文本的解读。
  3.主题拓展阅读方法要“巧”。
  语文课堂上的主题拓展阅读,应基于文本的内容,是着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丰富的拓展阅读形式,不仅能够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点发散到线,到面,而且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持续乐读的阅读期待。
  总言而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活跃的语文学习的平台,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珍.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指何处[J].语文教学通讯,2014.(18).
  [2]段天喜.小学语文同主题课内外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甘肃教育》,2015(20):96-96.
  [3]向海龙.小学高段语文课内拓展性阅读教学调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