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高中数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得益于数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对相应的数学定理和知识的学习,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将感性认識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传统教育的限制,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促成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培养;数学思维;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14-02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的数学教育仅仅是注重学生相关知识的教学,而没有兼顾到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只能是沦为一部会考试的机器。在新课程背景下,就要彻底改变这样的现状,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形式逐渐转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高中数学知识已经可以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发展产生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对学生而言,缜密的数学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1]。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能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思考,解决数学相关问题。同时,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串联其它学科,利用辩证、逻辑推理等思维模式掌握学科知识,提升整体学习效率,加快自身综合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状态,充分准备教案并创新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还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在“抛物线”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如“同学们在打篮球过程中,篮球投射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通过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学生兴趣倍增,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由此可知,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基于此,在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营造愉悦氛围,培养学生思维。
经实践证明,高中生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只有教师了解并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才能够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思维欲望[2]。对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营造愉悦氛围,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帮助作用。
例如,在“椭圆”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加深学生对椭圆概念的理解与记忆,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课堂互动,即:“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椭圆概念的理解,做一个椭圆图形,看看谁做得好看又新颖。”随后,学生便投身于各自的创作之中。待学生制作好椭圆图形之后,笔者便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举手说出自身的看法。在这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做法与想法。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被调动,同时还刺激着学生的大脑,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仅能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对此,这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确保教学情境的优良性。
例如,在“随机事件概率”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化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思维,笔者将创设以下情境,即:“准备一枚五角硬币,并向空中抛出,询问学生这枚五角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或者,“准备5根筷子,告知学生其中有三根是完整的,询问学生随机抽取三支,恰好取到三根不完整筷子的概率是多少?”通过以上情境互动,学生就会很好的掌握相关概率知识,并加强记忆。同时,在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由此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思维有重要的促使作用。
4.贴合现实,重视实践操作。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学生更为适应现实生活,高中数学教学能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数学相关问题。数学是较为抽象且复杂,它既有单纯的数字排列,又有现实规律总结。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设计结合现实情境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且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在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将数学知识立体且形象地展示,降低学习难度[3]。例如,在学习几何立体时,常常会出现将连接的面进行拼接转化为立体的问题,这时应通过学生自制立体模型,及模拟拼接过程。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理解题目含义,并适时引导学生联想应相关联的现实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5.重视总结反思,巩固学生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程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当下,一名有责任心、高素质水平的教师,在课程教学结束后,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教训反思,反思自身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或者是知识传授过程中存在的模糊点。只有重视总结反思,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巩固学生思维。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程教学结束后,笔者会采用课堂检测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检验,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还能够查漏补缺,起到双重作用。同时,笔者还会填写教学日记,记录自身教学的失误与不足,对自身教学形成良好监督。最重要的是,笔者还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我学习反思,建立错题集或者错题本,时常对知识进行梳理,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学应加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力度,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进开放型课题,结合现实实践等措施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更大的思想空间、充足的思考时间,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常继龙.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56-56.
[2]张顺强.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6(37):57-57.
[3]王枫.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30-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