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解决特殊儿童行为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不管是任何学校,都存在这特殊儿童行为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教师最难的坎,因为要想改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不仅仅是要通过对儿童表面行为上的监督,更要从内心除去这个不良行为的想法。大部分教师只擅长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对付特殊儿童行为问题的能力欠佳,但是教师依然要尽自己的全力,教导好每一位儿童的行为,使他们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关键词】儿童行为;解决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46-01
  每个儿童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一开始都是懵懂的,没有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但是随着儿童不断成长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会出现一些特殊行为问题,主要的特殊儿童行为问题有注意力分散行为、发脾气行为、自我伤害行为、冲动行为、课堂扰乱行为、与进食有关的行为问题。那么要如何才能改正儿童的思想,使儿童恢复正常的行为呢?接下来我就讲解一下这些最常见的特殊儿童行为的解决办法。
  一、解决儿童注意力分散的办法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有部分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导致听课不专心,没有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成绩严重下滑。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有:儿童睡眠时间不足;课程过于乏味;外界环境干扰等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要提醒家长安排正常的休息时间,然后就是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知识与游戏的形式结合教育学生或者是在讲课中发现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开些有意思的玩笑,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解决儿童注意力分散行为的办法之一。
  二、减少儿童发脾气行为措施
  每个人都会有脾气,儿童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儿童故意发脾气、乱发脾气的行为,教师不应该认为这是合乎情理,而是需要重视起来并进行纠正。兒童易发脾气大部分是心理因素导致的,比方说当儿童感到沮丧或是在焦躁不安的时候就会容易爱发脾气,这时候教师要主动与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然后排解烦恼,缓解情绪,久而久之,儿童在教师身边就会产生安全感。有些家庭没有重视儿童的教育,因此导致他们乱发脾气,想得到更多的关注,这需要教师与家长沟通好,让家长多陪陪儿童,避免产生发脾气行为。
  三、预防儿童自我伤害行为
  儿童的自我伤害行为是最需要引起教师重视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导致儿童自残等等恐怖的举动。产生这一行为原因也有很多,例如,儿童的情感问题;与他人进行冲突;伤害儿童自尊的行为等等都是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之一,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在于家庭的教育。儿童在家进行正常的生活,家长大多都不会过于关注,只有当儿童生病或者是身体不适的时候,家长才会天天陪伴在儿童身边,细心照顾他们,这就使得他们认为是不是只有我受伤之后才能有这样的关心、关爱,当他们下次想家长关心时,就会主动伤害自己,所以教师要多和家长交流,提醒家长多陪陪儿童,如果家长没有时间,教师也可以填补这份关爱。
  四、阻止儿童冲动行为
  冲动的意思是情感特别强烈而理想控制意识薄弱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往往因为小事而情绪过激。如果儿童具有冲动行为,那么将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喊大叫、动手打人。产生这样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家庭的过分宠溺,在学校受到他人的一些行为就过于激动、情绪不稳定,教师有时也无法管制,因此,不能过分宠溺儿童;部分儿童以前和别人打架争抢东西,赢得次数越多,就会认为是不是只要我打赢了对方就能拿到我想要的东西,从而变得更容易因为小事而冲动伤人,教师要纠正这些不良思想,讲述打人后的危害和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加强儿童控制自己的能力。
  五、改正儿童课堂扰乱行为
  儿童的课堂扰乱行为是教师最烦恼的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会打断教师上课思路,影响教学进度,还会使得在听讲中的儿童注意力分散,不集中在课程讲解上。课堂扰乱行为通常是儿童在上课过程中开过分得玩笑,那么是什么给予了儿童这样的勇气呢?其中的原因就是对大胆一词的理解错误,认为只要敢顶撞教师就能说明自己很勇敢,还有就是教师没有威严,过分纵容儿童,还有部分儿童就是想引起异性的注意。教师要在上课过程中,对这样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指导,可以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私聊,告诫不要再这样做,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严。
  六、规矩儿童进食行为问题
  进食行为是最常见的特殊问题,虽然这方面教师不能干涉到太多,但是也不能不重视,吃得好才有精神听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有关进食行为不规范的危害,与好好进食所带来的益处,同时也多和家长讨论抑制这种行为的办法,从而规矩儿童的进食行为,是每个儿童在成长阶段都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总结
  大部分儿童都会有一些特殊儿童行为,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应该单方面的指责、批评儿童,这样做只能“治标不治本”,应该做的是要主动去理解儿童内心的想法,换位思考,了解是什么导致他这样行为的产生,然后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改善儿童的不良行为,让每个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品德、有素养的人,这才是每个教师要去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