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些年,因沙门氏菌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频繁,使养鸡业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沙门氏菌不仅危害鸡的健康,影响其产蛋率,而且残留在鸡蛋、肉中,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沙门氏菌病十分必要。
  1鸡沙门氏菌病概述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鸡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在临床上可发生肠炎和败血症,该病可通过鸡蛋传染。鸡沙门氏菌病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鸡白痢是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伤寒是指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禽副伤寒是指由其它有鞭毛并且能运动的适应性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病。沙门氏菌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或饮水是唯一的感染方式。人类的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常常来源于鸡和鸡蛋;随着规模化集约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鸡沙门氏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鸡沙门氏菌病对鸡胚、雏鸡和成鸡都有感染,经统计,鸡胚和雏鸡的感染率是最高的,该病菌可造成胚胎和雏鸡的大量死亡。
  2.1眼观症状
  通过观察,发现病鸡鸡冠呈现黑紫红色或苍白色,表现萎缩和干燥,眼结膜潮红,眼神迟滞,眼睑肿而紧闭,有分泌物,两翅多为下垂,且羽毛蓬乱,肛门周围不干净,有时沾有糊状的白色粪便,凝固后可阻塞肛门,使其排便受阻,病鸡发出痛苦的尖叫,或发生腹泻,呈黄绿色,精神萎靡不振,病鸡不食,饮水量也減少,不喜活动,常离群缩头呆立,呼吸急促,趾爪干燥无光泽,并伴有发烧感,体温升高,严重的痉挛而死,个别的可引起关节炎、关节肿胀,成鸡症状不明显,造成一定程度产蛋量下降,孵化率降低。可怀疑为鸡白痢和禽伤寒。
  2.2剖检症状
  病死鸡进行剖检可发现:有急性败血症,多伴有肠炎,肾肿大、出血,肝脏呈青铜色或绿色、瘀血肿大、表面有弥漫眭针尖至粟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脾脏瘀血肿大,腔上囊略肿胀,胆囊充盈、胆囊附近的肝小叶被胆汁黄染,十二指肠有出血性肠炎变化,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肠浆膜充血,直肠内充满灰白色稀粪。
  2.5实验室检测
  本病在成年鸡和青年鸡常为隐性带菌者,无可见症状,必须对全群进行血清检测才能查出,如群内发现一些阳性反应鸡,并分离到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鸡伤寒沙门氏菌,或者两者都存在,即可判定为鸡白痢病群或禽伤寒病群或混合感染群。对所采的病料进行增菌培养、分离纯化,然后涂片镜检,可观察到菌落的形态特征、运动力和培养特性均符合沙门氏菌。进而对分离菌做生化实验和血清学分型鉴定以及致病性实验,可确定鸡场孵化鸡胚和雏鸡死亡的主要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说明本鸡场鸡胚和雏鸡的发病和致死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
  3流行特点和预防措施
  3.1流行特点
  该病菌可通过饲料原料、动物饲料、动物、人的食物、人等传播,并引起感染,而且该病的传播途径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因此预防该病需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3.2预防措施
  3.2.1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现在鸡的养殖都属于笼养模式,养殖规模不断加大,但是鸡的饲养管理确没有较大的提升,因此,要根据本地、本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模式。首先要保证饲料原料和动物饲料安全;其次,要保证良好的通风,为鸡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再次,要降低饲养密度,严格执行消毒规范,避免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造成再次污染。
  3.2.2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因地制宜做好鸡场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区易发疫病情况做好免疫计划,并严格执行,切实做好免疫后的抗体监测工作。
  3.2.3加大外引动物的管理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疫病均来自长途运输,因此,一定要做好外引种鸡和鸡雏的隔离和管理工作,经过检疫后,才能混群饲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3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