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近优秀历史人物 培育家国情怀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初中历史教学是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承载着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优秀历史人物教学则是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优秀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感悟高涨的爱国情感,对于培育家国情怀素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优秀历史人物;家国情怀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1-009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8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培育”,加强优秀历史人物教学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了解杰出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事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滋养家国情怀,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培育家国情怀素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家国情怀培育思想
   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落实家国情懷素养,发挥初中历史教学的育人功效,教师要有正确的“家国观念”,将杰出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与精神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素养的提高和情感的提升。比如:民族英雄戚继光和郑成功、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这些优秀历史人物不但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展现出个人崇高的道德品质,学生要在榜样引领下体悟家国情怀。
   (二)优秀历史人物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优秀历史人物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善道德品质和培养理想人格。深入挖掘家国情怀内容与优秀历史人物的契合点,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的重要价值。比如,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那些保卫家国、忧国忧民、对国家、民族葆有深厚感情的中华儿女们,用不同形式来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大爱。比如,古代史中“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郑成功,近代史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历代中国人的爱国行动凝聚成无坚不摧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自觉,升华了家国情怀的核心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探寻到家国情怀的所在。
   二、优秀历史人物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策略分析
   (一)利用优秀事迹营造家国氛围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为有效加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教育,可以利用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营造家国氛围,在氛围中渲染培育家国情怀。比如:抗日烈士吉鸿昌、抗日英雄杨靖宇等,在抗日烽火中锤炼的家国情怀在此得到提炼与丰富,学生得以与历史人物进行情感碰撞。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结合“纪念九一八,激发爱国情”等主题班会活动,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古今人物赤诚的爱国心,浓烈的家国情怀。
   (二)创设有效情境体会家国认同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包括家国同构、仁爱之情和共同体意识等。为避免历史课堂教学陷入空洞说教,应该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感受历史人物的脉搏中,培育他们的家国情怀。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认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家国认同感,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出示林觉民的《与妻书》,林觉民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当个人命运、家庭命运同整个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时,他的勇担道义、舍生忘死,这一切扣动着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自然达成家国情怀的素养目标。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会油然而生积极的家国认同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家国情怀的培育便能落地生根。
   (三)结合历史事件强化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采用通史体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讲述强调时空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讲述,突出那个时代杰出的历史人物。比如: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更承载了一段又一段充满家国情怀的历史。在近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家国情怀变现得更为突出和激烈。撷取鸦片战争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魏源、林则徐;洋务运动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左宗棠、张之洞;推翻封建帝制、倡导“三民主义”的孙中山先生;新文化运动中首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李大钊,心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传统的家国情怀意识在此时唤醒了国民的家国意识,家国情怀也将成为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精神支柱。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家国情怀具有传承性、时代性,通过走进优秀历史人物,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怀的精神存在。以优秀历史人物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家国情怀的时代精神注入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情感动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国认同意识和浓厚的爱国之情,在灵魂深处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自豪感、凝聚力,最终实现对学生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福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慕课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梁佳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童丽丽(1984— ),女,安徽合肥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学德育教育。
  [责任编辑 张宏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4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