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考察了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发展的相关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以新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将信息手段渗入教学领域,辅以网络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通过群策群力的“磨课”活动、科学严谨的反馈程序、规范量化的考核体系,把同行的教学经验内化为自身的教学体验,可以助推教学智慧和水平持续提升。要努力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借助于“青蓝工程”活动——即建立“师带徒”有效机制,使得优秀的教学经验快速为后来者所汲取,迎头赶上。
  【关键词】教学改革;队伍建设;融合发展
  2018年1月31日和2月1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分别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必须大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结合新的教师队伍建设精神,突出教研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重视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是我们非常赞赏的指导思想。而近年来,我校的诸多教学实践活動,也非常符合这一主导方向的要求,在实践中进行了系列探索。
  一、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
  首先是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我校特别注重以新的信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学校组织多个教研组,着手《网络环境下“大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新的信息手段渗入教学领域。这些课程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把信息化手段引进课堂,提升课堂效率,并成功地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实现对接。
  同时,基于该学科战略发展的考虑,学校信息课组的老师能又提倡了一种思考:以往特色的建设我们缺乏统领,积极开发更加活泼多样的信息化课程,真正把特色建设起来。该教学模式的探讨、课题的研究、评价系统的使用使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校本教研高效化、课改研讨优质化”的有效路径。
  二、在“磨课”和教材编写中提高教育技艺,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平台建设,多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凝心聚力抓教学质量。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以校本培训为载体,立足规范,突出特色,切实加强 “严谨、认真、开拓、创新”的教风建设。
  在具体的实践中,开展“磨课”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各科组每月开展“磨课”活动。每次的“磨课”活动,全科组成员通过共同研讨,针对堂课的细节,从课堂导入、教学步骤、教学语言、课堂练习、教学效果等探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步骤的可行性。然后形成一份最佳教学设计,再按此教学设计上课,最后写一份“磨课反思”总结,上交一份最佳课例。再让科组内教师按磨课后的基本流程上同类型的课,同时分别由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新教师等各个层面的教师上课、评课最后确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一系列的上课、听课、评课、反思,教师们都认为经过“打磨”的课,课堂更有吸引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全校性的“磨课”大行动,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步骤的针对性,探讨出该类课型较为有效的教学的方法或教学模式。经过这样打磨出来的课堂更有吸引力。在“磨课”过程中,老师们不但把别人的教学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创新意识,增强成就感。学校以自编教材为蓝本,推出40多门校本课程。在实操中学校出台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校的校本课程,制订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为标准,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开展校本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能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培养具有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团队。
  由此,学校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富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及上课实操,利用实践—评估—开发—实践的既定课程开发模式,建立和完善“必修、选修、活动”三类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活动课程化。
  深度探索课堂模式。秉承以课改促教学的理念,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老师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思考有发展有创新有提升。探究出课堂模式的基本步骤: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在问卷调查中发现,通过实施这一模式,可以使教师愉快地张扬个性,进行更有创造力的教学活动,增强投身教育事业的成就感。
  三、以竞赛牵引、“青蓝工程”为抓手,打造“群星”教师队伍,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幸福感
  坚持竞赛牵引,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以个体的科学成长,带动教师队伍强势发展。学校通过各类比赛为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和搭建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同时,鲜花也要绿叶伴,做到“一人参赛,众人参与,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多年来参加镇街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均获得很好的成绩,成为“一等奖专业户”,这是教师队伍成长情况的最好诠释。   学校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旗帜鲜明地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即建立“师带徒”有效机制,着力培养新教师、骨干教师。在青蓝工程活动中,在骨干老师的带领下,优秀的教学经验得以快速为后来者所汲取,实现了迎头赶上的奇效,同时,还得以创新发扬。学校坚持竞赛牵引,激励青年教师,合力打造成长共同体。作为一种回报,学校年轻教师参加街道以上的各种比赛,频创佳绩,青年教师迅速发展,独树一帜。
  扩大交流活动,拓展视野。学校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类培训,先后组织教师到北京、成都、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培训,教师参加培训后在校内进行二次培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與老师们共同分享,实现外出培训效益的最大化。此外,还经常邀请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了对“教研训一体化”内涵的理解,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指引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校引进了新的工作思路,打开了视野,推动教师队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全面推进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加强制度化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落实国家教育政策
  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的管理,才是事业发展的最好保障。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机制。学校章程和系列化的管理制度,充分保障了师生根本利益,也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学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制度化规范管理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整个教师队伍,可以提高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爱岗敬业,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在教风方面,落实科学的督查机制。学校凝心聚力抓教学质量,按照“重落实、重跟进、重创新、重成效”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行层层负责制,明确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职责。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等环节入手,加强督导,对每位教师、各备课组、各教研组的教学常规进行评价,夯实教学过程管理,有效保障了学校教风的建设,推进了教师师德的建设。教导处抓实常态教学的随机视导,通过走进课堂了解教情和学情等情况,找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措施,促使薄弱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教师的自评,同行的互评,点评、说课等方式,都是学校多年来进行“研学训一体化”教师实验的成功经验,在现实中富有成效。学校与兄弟学校联校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了科组的教学资源共享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团队的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体现了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除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参与教学评价,家长也能够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德育教育活动都有家长的积极参与。学校创办家长进课堂活动,已经成为了学校进行的一个品牌项目。这一举措不仅让家长放心学校的教学管理,而且,对教师教学水平形成了评价机制。学校每年举行的艺术节、读书节、图书跳蚤市场、夏令营等活动都让家长对活动进行评价,还坚持开展家长义工、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各年级平时组织的家长会、家委会活动、班级组织的实践活动等,家长的参与率都很高,赢得的反响也很强。
  不言而喻,良好的制度化建设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使我校的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融合发展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师个体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能够快速适应,灵活运用,实现了“教”与“学”两端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教学群体通过“磨课”自编教材等手段,大幅提高了“精雕细琢”于教坛的高超技艺和本领,增强了成就感。整个教师队伍树立了自律向上的人才意识,书写了献身国家教育事业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唐西胜.校本研训教一体化实践与认知[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4).
  [2]冯润胜.研学后教[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5).
  [3]陈建源.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名师工作室研修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1).
  [4]丁文斌.浅谈教研训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J].学周刊,20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