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育教学新目标,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同样需要增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重点就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生核心素养
  2016年,我国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也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在时代变化下教育的直接回应。基于这一环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关注重点。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树立有益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在当前大力培养核心素养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构建先进教学理念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的转变具有多层次特点,首先教师需要对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联性,充分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构建核心素养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学习实际入手,制订出更为科学合理且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方案。
  二、采用有益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等,从多视角和多维度展开教学,给学生创造大量动脑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并在活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层的体会,不断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其次,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进行任务布置,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了解相应的道德及法治知识。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接受水平,利用各类生活事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社会角色扮演与体验,并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与播放道德法治教育案例综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更加全面认知和辨别符合道德、法纪的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再次,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自主调查、收集资料,之后指导学生以小老师的角色将资料内容分析、分享,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发展水平。
  例如,在《父母多爱我》一课教学时,教师从让学生讨论父母每天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在那些日常看似普通事情中饱含着父母默默的爱;再让学生阅读故事“妈妈喜欢吃鱼头”,引导学生讲述妈妈为我们做过的类似事情;出示“爸爸撑伞图”,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爸爸对我们的爱……通过采用这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为我们的付出,懂得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三、注重知行统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加以转变,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给学生人文关怀,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行为做出更有效指导。由于学生“学知”的过程和“践行”的过程时常存在着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统一,知识指导行为需要经过内化的过程,因此在具体情境中,当学生出现“知”“行”不统一的情况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改善其不良行为,使之行为符合相关准则,充分做到知行统一。
  “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耍”等交通知识学生大多很清楚,但日常总有一些学生偶有违反,存在“知”与“行”不统一的现象。为此,在教学《安全记心上》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我国道路交通法的部分内容后,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辨析哪些行为是符合交通规则的,哪些不符合并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或自己在上下学路上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学生经过讨论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身边特别是自身存在的错误行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有利于知识内化,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权意识,促进了知行统一,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核心素养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出现了一定变化。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新环境,在本次探究中提出了树立有益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先进教育理念,并积极采用培养核心素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注重知行统一、改善学生不良行为,以更好地展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善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金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分析[J].中外交流,2018(6):52.
  [2]何锦洪.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8(4):131.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