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笔者将活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以下就主要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  活动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56-02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全面发展,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不仅要对其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来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鉴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就成为了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情境创设是一种全新的教學模式,其主旨在于借助创设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是相符的。因此,将活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于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
  在素质教学下,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负责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虽然素质教学在我国推行多年,但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教师并没有完全注意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是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而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多,比较枯燥的课程,而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无法对道德与法治产生较大的兴趣。但当前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一点,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以理论知识的教授和灌输为主,而忽略了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兴趣索然。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实施方法
  2.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被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来,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地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将其与活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进行良好的结合,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举例来说,例如在讲解《天气虽冷有温暖》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前提前上网搜集有关的雪景图片、打雪仗、堆雪人等视频,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创设一种冬天的生活情境,增强课堂的活泼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习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分析冬天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冬天的向往,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印象。
  2.2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情境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活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时需注意,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因为小学生的生活范围较小,因此,只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才能够使学生具有熟悉感,不仅更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更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举例来说,在进行《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节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户外亲自感受。在户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花草植物,为学生创设花儿草儿都是有生命的,也是有自己的情绪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当微风吹来,花儿草儿迎风招展,这是花儿草儿开心的体现;而当下雨时,花儿草儿浑身都在发抖,这是花儿草儿害怕的表现。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花儿草儿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不应该受到伤害。由此教师引导学生知晓花草植物也是需要爱护的,不能够随意采摘和践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所传递的知识,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活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就能够使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活动情境创设初探[J].华夏教师,2018(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