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活动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始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增加了活动设计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学活动要素,通过故事讲述活动、课堂辩论活动、角色演绎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化、趣味化的活动中学习知识,激活探究知识的兴趣,形成体验感悟,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搭设平台,助力高效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道德品质;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5-0075-02
  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常用的教学手段。精巧的活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还能实现生本思维与文本思维的有效对接。在教学中融入活动,是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的。教师要根据其学科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深入挖掘教学活动要素,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增强思维认知。
  一、故事讲述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故事讲述是“点燃火焰”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教学法,构建生动活泼的开放性课堂。所谓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穿插一些内容简单、意蕴深刻的小故事,辅助学科知识的学习。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故事教学法特别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以故事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例如,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时,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你与老师之间发生过什么令你难忘的故事吗?你是如何看待老师这一职业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与教师的故事。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与教师相处多年,对教师的感情比较深,自然有话可说。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讲述出来,感情真挚。教师巧妙借助故事讲述的方式,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之情。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故事所占的比例较大,学习故事、讲述故事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能力素养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文本,然后转述文本中的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的故事有极强的吸引力,进一步总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堂辩论活动,启发学生认知思维
  课堂辩论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课堂辩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辩论中,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提升综合素养。同时,课堂辩论活动能够将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精心设计辩题。辩题的设计至关重要,辩题设计得好,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就更明显。辩题的难度系数要适中,难度系数较大的辩题,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寻找切入点;没有难度的辩题,学生太容易完成,反而会失去兴趣。
  例如,教学《我能这么做吗》时,教师展示一个案例:“一群小伙伴在踢球,玩得正高兴,结果一不小心将球踢向栅栏,砸碎了邻居家的窗户玻璃。这时,一个小伙伴提议趁着没人发现赶快离开,另一个小朋友则认为必须留下来,给别人道歉,并赔偿别人的损失。假如这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时,教师设置辩论台,让学生自己选择处理方法,选择留下给邻居道歉的为正方,选择离开的为反方。选择结束后,正反双方分别选出几名代表展开辩论。既然是辩论赛,就需要给出论据,展示论述的过程,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增强了。
  教师选择好辩题,就要考虑分组的问题了。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打破传统分组方式的桎梏,不拘一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选择站在正方还是反方。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他们准备得格外认真,教学效果自然也值得期待。
  三、角色演绎活动,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体现学科特点,而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的正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质本色。角色演绎活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扮演相应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实现教学互动。要想顺利开展演绎活动,学生必须对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揣摩人物性格及其内心世界,然后对故事情境和情节进行讲解,开展演绎活动。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进行填鸭式灌输,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无法快速消化、吸收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角色演绎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参与,加深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让我想想》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模拟情境:“暑假结束了,许多家长都为孩子添置学习、生活用品,莉莉和妈妈也来到了商场。莉莉需要一个书包,她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都想要,该怎么办呢?这时,莉莉看到了她的好朋友芳芳,她也是来买学习用品的。莉莉向芳芳征求意见,芳芳与莉莉的意见不一致,莉莉犯了难,到底该怎么办呢?”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芳芳和莉莉,学生热情高涨,在演绎的过程中,适当进行了场景和情节的拓展。通过表演,学生学会如何选择,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深刻体会到人物内心的纠结,找到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角色演绎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尝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发挥导演的作用,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指导。角色演绎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学生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形成认知体验,激发学习潜能。”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训练缺乏针对性、教师对社会实践训练不够重视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进程。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着手,设计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学习认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切实提升学习实效。生活是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设计趣味活动。
  例如,教学《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好,学校开展了‘清扫行动’,请大家将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行动。”学生发现校园内有很多落叶,于是积极行动起来清扫落叶。在清扫落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思想觉悟得到提升,道德品质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教师要将课标要求教授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夯实理论基础。社会实践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践行了新课改精神,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教师要从故事讲述、课堂辩论、角色演繹、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启动思维,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特约编辑 木 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2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