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物流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统筹建设,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特点集协同性、可视性、信息完整性、仿真性、设计一体化等,超越了固有的建筑设计方法。单独将BIM技术应用到某个专业并不能发挥它的优势,只有将涉及的所有参与方协同于一个平台,方能将它的信息联动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通过对BIM技术特点的分析及其在物流建筑中的应用,挖掘BIM的不足与优势,為今后建筑设计指导施工提供方法及研究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
1 BIM技术的特点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将建筑各部位以三维图形或者动画展示出来,录入与输出相关分析与数据。BIM技术的特点有:设计可视化,施工可视化,设计一体化,设备操作可视化,机电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参数化,建筑物性能仿真,施工仿真及进度仿真性模拟(施工方案模拟、优化,工程量自动计算,消除现场施工过程干扰或施工工艺冲突,施工进度仿真性模拟),运维仿真性(设备的运行监控,能源运行管理,建筑空间管理),协调性,优化性,可出图形性,信息完整性等。
2 物流建筑设计的要点
2.1 物流建筑的总体分类
物流建筑按工程总体分:港口运输类,公路运输类,铁路运输类,航空运输类,交通型,社会服务类,物资储备类,专自用型,冷链物流服务类,危险品储存类等。
2.2 一般的工艺流程及建筑形式
物流建筑的工艺流程应围绕基本功能要素进行:即运输—卸货—验货—收货—搬运—分拣—储存—出库—搬运—配货—核对—发货—装运。建筑形式包括:单层(平库,起重机库,高架仓库,台地平库),多层(垂直运输,平层运输),地下(地下仓库,地下直埋油罐库),洞库(土洞库),货棚(棚库),场坪(露天起重机堆场,露天堆场)等。
2.3 基本功能分区
物流活动要素根据工艺的要求,结合运作模式分:物流建筑功能区,拣选配货区,物流加工区,储存区,接、收货区,交、发货区,装卸区,业务管理区,公共设备去,生活卫生区等。
2.4 物流建筑群的功能组成
物流建筑功能复杂,其建筑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并完善单体与群体建筑功能区域的配置。包括:物流建筑,场坪,辅助生产设施,办公建筑,生活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等。
3 BIM技术在物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 初步设计阶段
首先建立BIM基础建模,对物流群进行深化设计,包括场地分析,建筑策划,方案论证等。主要设计过程包括BIM建模、模拟分析和设计出图与数字化对接。覆盖面包括土建、电力、暖通、给排水、机械化、设备、热力、市政等若干专业。
BIM模型贯穿工程全周期,涵盖了大量的分析数据,造价信息及工程标准。建立与管道碰撞分析、结构受力分析和造价管理分析等数据相对应的软件平台,形成综合的数据集成体系。
3.2 方案阶段
BIM技术在物流建筑群规划方案分析中,可以利用三维仿真系统修编和管理物流建筑群规划,模拟评估建筑群规划指标和管理规划设计,通过BIM模型输出日照分析,建筑群可视度分析,建筑群落热工分析,并利用数据结果指导物流建筑群整体规划和方案优化。
3.3 施工图阶段
建筑师运用BIM技术于物流建筑施工图阶段,绘制的各层建筑平面图可以实时生成建筑立面图、剖面图、墙身详图、楼梯大样、管线碰撞检查及节能分析,日照分析,室外风环境及光分析,可以优化建筑设计,完善信息数据,减少变更次数,提高设计效率,控制建设成本,节约时间成本。将设计成果运用BIM的可视化展示,可以形成更加直观的建筑设计语言。编制施工进度的核心是完善的建筑施工图,
3.4 施工进度管理
通过BIM三维模型模拟施工过程、可视化施工进度、施工计划管控、工程变更管理及风险事件防范。建立数据信息平台,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协同性可以指导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物料跟踪,施工现场配合,竣工模型交付与管理时间节点。
3.5 工程造价管理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安排资源计划的合理性,设计变更的可控性,支持工程项目多算对比,历史数据积累和共享。
3.6 设施运行维护
在物流建筑群中使用结构检测技术,对建筑所有易损坏部位及管道维修部位进行连续或定期的检测和跟踪。例如运用BIM可视化功能快速定位故障根源便于抢修。利用BIM技术数据模拟分析确保建筑设施性能在全生命周期内发挥最大效益,将数据整合到信息平台并分析建筑效益以衡量运营管理成果。
3.7 BIM技术在物流建筑中的任务
运用BIM技术对物流建筑进行总体规划与初步设计,合理安排主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总图位置,统筹设计建筑空间尺度,门窗,装卸站台,通道,地面建筑安全防范,抗震设计,建筑设备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卫生保护,供暖,照明,通风,排水与排污等方面的内容。提供工程项目支持,完善工程设计标准及体系建设,建立工程数据库与完善管理信息体制,三维仿真模拟分析,结构检测与管线碰撞分析,工程投资回报分析,运营管理咨询及设施维护。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协同性:设计单位各专业的资料互提、技术会议;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模拟、施工计划的编制、各工种之间的工作协调;监理单位的监理大纲的规划与编制,各参与单位的协调工作,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与图纸汇审;建设单位的前期建设准备、后期运营维护,形成一个的数据化信息交互平台软件。
4 结语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更多相关的软件技术并且涉及到更多的行业领域,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物流建筑,交通建筑,演艺建筑,体育建筑等。建筑师利用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解决公建建筑的复杂立面造型,物流建筑群整体建设规划,工业建筑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节约了建筑师的时间成本、施工方的返工成本、甲方的管理成本。虽然BIM技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通过各个专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反馈,可以推动BIM技术更家完善,信息互通与共享更加专业化,发挥BIM技术的协同性。
参考文献:
[1] 何关培,王轶群,应宇垦.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广文,牟培超,黄铭丰.BIM应用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3] 秦军.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J].建筑技艺,2011 (Z1):160~163.
[4] 中国建筑学会总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