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应体现“三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新点、亮点。它的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學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评价应多维度、多样化、多元化。尊重保护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多样化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多维度;多样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32-02
  综合性学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强调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在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取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到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综合性学习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的是会学,而不一定要学会。对它的评价也就成了新的焦点。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如何评价综合性学习的几点看法。
  一、评价标准的多维度
  《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即“综合”是语文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运用,是知识能力、习惯、态度、情感的综合因素的综合。
  1.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评价的多维度。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不在一个层面上,而是一个综合运用。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基础。“应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筹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它既重学科内外联系,重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筹划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都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评价也就自然集中在学生活动中。”评价要关注学生态度积极性的评价;合作意识评价;信息材料收集能力评价;跨学科评价等。《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综合性学习”强调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因此,主动积极探索就成了综合性学习的原动力。评价充分体现“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交流与合作”等几个维度。
  2.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决定了评价的多维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不能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在不断生成。一定意义上说,过程即目标。“审美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评价,目标还不能像知识、能力那样构建系统的培养方法与检测手段,但这些非智力因素的生成与发展是内含在活动过程中。所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中,放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放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感反应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正是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目标的不断生成性,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抓住教育的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而不能固守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中“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两项主题活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开发学习资源的取向也就不同,因而教育的价值和达成的目标也就不同了。
  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法要多样化。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给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要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发展的评价。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过程,不像平常的考试,其最终结果是以分数呈现。综合性学习最终的成果应该是一份报告,一个作品,这个报告与作品的形成凝聚了集体的心血,应予以充分肯定。关注结果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研究精神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了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如:在欢度春节的寒假里进行《春节文化》的专题研究,评价研究成果,看研究报告同时,学生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方法,资料收集也是应该评价的。形成性评价可以采用座谈、行为观察、行为记录、成长档案袋、学习日记、代表性事实等多种方式,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方式、方法、习惯。无论何种方法,重要的是以发展的目光评价综合性学习。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
  在评价过程中,有一点要明确,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是教育测量的一种方式(定量评价),考试重视结果,只是局部、评价是整体。一味的定量评价忽略了综合性学习中不可测量的重要方面,忽略了人类经验的不可测量性。定量往往以预定目标为评价标准,而综合性学习过程即目标随过程而生,而且它排斥对给定教育计划的持续性再开发。定量评价,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所以,两者应该结合。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育理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即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又有承担实施活动的义务。“学习在整个活动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亢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是真正的知识建构的主体、探究的活动者,积极的认识者,真正被置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评价,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精确化和客观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使评价成为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组织学生小组相互评价,并让学生家长反馈评价意见,公正、公平、客观。特别是“通过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传统的量化评价,问题的设计,答案的确定,分数的评判,全由老师掌握,学生完全无法介入。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因为真正的主体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学生、家长 三方协商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给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进步和成就的平台。”这种评价涉及学生汇报自己的成就,家长做出评价。学生汇报应以自己的学习作品、评价标准及教育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作为基准,并提交自己的个人成长记录袋。
  在评价中,“为了避免教条地理解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们强调并不是所有评价都要多方参与,而是有重点有组织地进行。如知识组成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学生完成,情感与态度、学习方式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评价。”
  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民主性,强调评价主体之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
  多一把发展性评价学生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了评价角度的多维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才能真正使综合性学习“通过在学生发展与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综合性学习的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