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水利规划设计工作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水利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失误或者是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水利规划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这项技术进行完善,同时要将创新的观念融入到水利规划设计中。本文主要通过对水利规划设计技术的与创新的相关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水利;问题;措施
引言
农村水利规划是农村水利建设和发展的总体安排,是党和国家的治水方针政策、“三农”优惠政策和相关水利专业知识的具体化。其重要任务是利用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与技术措施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人,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农村水利总体规划,针对全局与整体而言,不仅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未来占地、电力设施配套与将来运行管理等内容,还要考虑与农村发展等其它规划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经过政府批准后,能够较好的协调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限制因人而变、因事而变的随意性。同时,政府也能够通过规划对涉水事项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加快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提高利用效率,提升发展速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1、农村水利规划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以来,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事业在全国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在防洪、防涝、灌溉、供水、发电、水产、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从目前情况看,总体上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水利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主要存在以及问题:
1.1综合规划缺位或内容缺位
综合规划缺位是指一些县市区本身就没有农村水利综合规划,导致各种水利规划各行其是;内容缺位是指虽然有农村水利发展框架,但线条粗、内容少,没有具体措施,只有原则性意见和要求,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工程建设量化观念。比如集雨工程是山丘区拦蓄天然降水,开展抗旱点种农业的重要举措,多年来一直为山区群众所喜爱,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家投资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地区没有具体规划,只是国家下达投资时被动编制实施方案,造成工程选址不能因地制宜,建设规模背离实际,群众建设积极性不高,甚至造成有些工程需要变更等。
1.2理念上比较传统
一些基层水利人员的治水理念仍然定格在“挑河挖沟、挡排灌降”老话题上,传统的治水理念依然占主导。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不够、把握不透,以致对区域水利规划与建设的实时性、前瞻性思想不清、思路不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伟大进步,现代治水理念的外延在不断拓展,内涵在不断丰富。适应这一要求,就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念,从知识上、行动上适应农村水利规划建设需要。
1.3管理体制不顺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比投入更为重要。没有一个好的体制与机制,有了钱也用不好,建了工程也管不好。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一直靠政府号召、政策引导、行政力量组织的方式展开,缺乏法律的规范,许多重大体制问题也一直缺乏清晰的政策界线,如政府、农民、社会力量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已建成工程设施的资产管理和产权归属;公益性设施运行损耗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补偿;工程的管護责任如何落实等等,都需要给出明确的界定和法律依据。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主导型的水利工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但如何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协同发挥作用,仍需深入探讨和解决。
2、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村水利是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农村水利建设必须有大的发展。
2.1健全农村水利建设规划机制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基础,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布实施,讲究实效”的原则,各级政府要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程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使农田水利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要坚持农民群众参与的原则,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农村基础组织的意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2.2科学制定规划,改革管理体制
科学制定规划,指导水利建设。水利要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饮水、防洪、粮食供给、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在水利规划与建设中,妥善处理好重点与一般、开发与保护、除害与兴利、防洪抗旱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人与水的和谐。科学制定防洪、水资源配置和保护、节水和大型灌溉区改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抓好重点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成熟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改革管理体制,强化水利管理。在建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地确定水管单位性质,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水管单位管理机制,建立有制度保障的管理养护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建立有制度保障的管理养护经费渠道,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收费管理机制。
2.3外引内联,科技引领,构建农村水利发展创新创特机制
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实现农村水利提档升级,科技引领是基础。无论是规划思路、工程建设、还是建后管理,都必须引入科技、注入活力,用现代化手段治水管水。农村水利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引入水利科技前沿理念、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技术含量。工程建设中,要注重推广田间工程预制装配、防渗渠工程自动预制等实用技术;河道治理中,要注重推广生态防护技术,高效农业推广微灌、喷灌技术;排灌建筑物着力在风格、形式上做文章,实显个性,等等。工程管理中,要注重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远程传输、终端控制。着力建设水利科技发展平台,一方面行业内部要建立水利科技传播推广机制,及时发布科技信息,对实用技术试点试用、点面结合加以推广。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推行产学研联动,通过建基地、创特色、树“品牌”,打造农村水利亮点,展示农村水利发展新成就、新形象。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既是对农村水利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更是极好的发展机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水利也应该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更新发展观念,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勇,刘敏昊,姚俊琪.关于江苏农村水利科技发展的思考[J].江苏水利,2006(12):34
[2]陈赛清.当前农村水利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水利科技,2008(3):55-57
[3]王洋,张建国,王永波.佳木斯市农村水利发展的几点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2):1407-1408
[4]曾庆祝.江苏省淮安市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水利发展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4(3):66-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8910.htm